黄瓜靠近果梗(瓜把)部位,味道常常发苦,所以人们吃黄瓜时通常会切去两端。但是,也有观点说黄瓜的苦味儿源于它所含的葫芦素C,而葫芦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常吃能抗肿瘤。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现有研究认为葫芦素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经常食用靠近果梗部位的黄瓜。
阮光锋解释说,黄瓜的苦味儿主要是由一类称为苦味素或葫芦素的物质引起的。其中,葫芦素C在黄瓜所含葫芦素中占比较高。通常,黄瓜叶里的葫芦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果梗部位,再其次是黄瓜皮,而果肉中间的部位含量最少,几乎没有,所以一般没有苦味。
有部分研究认为,葫芦素可以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抑制肝纤维增生,从而预防原发性肝癌。目前,葫芦素B已经被开发成为抗肝癌药物—— 葫芦素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保肝作用。
而葫芦素C,虽然与葫芦素B具有相似结构,但目前科学界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已知的是,葫芦素C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黄瓜在生长过程中抵抗部分病虫害的侵入。
但是,大量服用葫芦素C,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如果是不小心吃了黄瓜顶端或尾部,除了味觉上的不适,一般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但是迷信吃苦黄瓜能抗肿瘤,那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