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超级武侠迷,成长在金庸、古龙、梁羽生这样一个武侠世界里,小时候还试图去打通我自己的任督二脉,希望能在现代找到它的对仗,但是长大以后发现武术跟武侠真的是两回事。武侠是传统武术希望达到的一个最高的天花板,是一个梦想。
蝇虫不能落,一羽不能加,这是一个极端。就像柔术永远讲尺寸不重要,但真正练到你会发现,有力量有体重的一定是厉害的!任何的拳种可以增加你的技击能力,可以增加你的搏击感,你的神经反应,但是,它不可以顶掉物理定律。
在节目准备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养成了一个毛病,我会突然找到一个我认为是闪光点的地方,然后马上站起来大声地演讲。我要说服我自己,我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真棒,这样我才觉得这个材料是有效的,我才能把这个材料放进去变成我要说的内容。
我们不希望节目播出来,博君一笑,然后就结束了,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如果是这种表达效果,我们三百多天的努力就不值得。包括《搏击情报局》的所有参与者,都认可这一点,好饭不怕晚。
搏击周评:这个节目希望给行业或者观众带来什么价值?
王琰博:我其实没想过给行业带来什么价值,我想的是给观众带来什么价值。我希望我们这个节目在播出两年或者三年,甚至十年之后,两个人坐在茶馆里聊天,说什么什么,然后另一个说,你说谎,《搏击情报局》说了,这个不对,这是我们想做到的。
我们希望不以“学究”的方式,而是在一个“轻松综艺化”的氛围里传递一些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团队一直的工作,这样观众舒服,我们也舒服。
搏击周评:有没有一档节目可以拿来类比?
王琰博:《晓说》。高晓松是我见到的最有才华的一个人,我有一个朋友亲自参与了他的录制,很多我们的脱口秀前面都有提词器,有各种台本、各种黑板。高晓松就一张纸,而且那张纸是他自己写的,然后他就这样上节目。我希望自己能努力向他看齐,高晓松是我特别佩服的。不只是他的《晓说》,还有他的初心。
他不在校园的环境下之后,还能写出那种白衣飘飘的年代感,那种爱已成歌的感觉,这是我非常佩服他的一点,这才叫初心。这么多年,我们都长大了,高晓松还是当初的高晓松,这是他的工匠精神,我希望我能做到这一点,一直在钻研,永远去学习!
搏击周评:预计什么时候上线?
王琰博:大概是六月。节目一定会有瑕疵,我希望能给我一个时间,也给关于武术的真相一个时间。
我相信,《搏击情报局》会是一个好节目,观众一定会有刺痛,一定会有不舒服,一定会有在理念上的冲突。但没关系,每一次疼痛,每一次骨头断,都是为了让它重生的时候更坚固。
搏击周评:近两年有什么职业规划?
王琰博: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搏击行业的主持人,不仅是在拳台上,我希望跟搏击行业,或者跟武术知识相关,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做一个评论员,做一个解说,去告诉大家我眼中的比赛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要做一个巴西柔术的推广人,我从2009年练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对它有感情,我能感受得到自从运动以后我的变化,我想起码要把这种变化、这种喜悦,传达给别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