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到传统武术,那我们一定不能跳开空手道、泰拳这两个特别具有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拳。空手道日本有四大流派,松涛、刚柔、和道、糸东,加上多如牛毛的小流派,这些流派如何赖以生存,因为日本拥有大量稳定的商业平台。
搏击周评:中国自由搏击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统天下的局面?
王琰博:我乐观地认为有,可能这个时间会很长,需要先等到赛事统一以后,不一定非要一体化的一统,只需要在目前我们几百个赛事的品牌中,将媒体的注意力关注到几个赛事上来,这样才有机会,K-1当年就是这样。
K-1它并不是唯一的自由搏击比赛,它的规则被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的关注度高。所以规则没有好坏之分,规则永远是保护弱者的,强者和弱者在同一个规则下打,结果上不会有太大差别。
要跨越不要跨界
“如果不能全心付出,那我宁愿不做”
◆ ◆ ◆ ◆ ◆
搏击周评:为什么做柔猴这个品牌?
王琰博:这是一个偶然,我已经有自己的赛事品牌、服装品牌,当时就想结合做巴西柔术的社区推广。roll是柔术实战的代言词,想通过它再做一个引申,相当于打赢之后roll hohoho的一个拟声词,但是对中国人不接地气。那个时候正好看西游记,这个monkey king肯定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一个脸谱化人物,然后就有了柔猴。
柔术周边的市场并不大,我们一定是炮灰,一定是后浪前面的前浪,但是我不后悔,我喜欢做这件事。柔猴现在主要是各种搏击周边,T恤、帽子、小挂件等,都是一个猴子的形象,销售能力是按分钟记的,我的产品出来后,最多的一次花了60分钟售罄,最少的一次只花了1分钟。
搏击周评:现在还做柔术比赛吗?
王琰博:几年前还在做,2014年做了3场,到15、16年没有做,因为实在太忙了,没有精力。如果没有办法全心付出的话,我宁愿不做,我是一个两极化,非黑即白比较极端的人。
搏击周评:听说,女孩纸们学完柔术后,能一定程度上逃脱性侵?
王琰博:不是一定程度,是很大程度,因为性侵会出现在男女进入地面后的体位争夺上。如果女性了解了这些位置,就能知道一些反制措施,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视频,把男的打得哇哇哭,而不是大家想象那样,男的可以一拳把女生打晕。
其实要KO一个人超难,在中国自由搏击,等价对分,职业选手跟他水平相当的对手来打,KO率不超过10%,这是经过了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加上全中国最好的资源,有好的机会上台的情况下,还打不出10%的KO率。所以不要高估自己拳头的能力,有的时候,掌底、头槌、踩脚,这些方式反而更容易保护自己。
学习柔术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逃脱,我们不从来不鼓励说你练了什么,你就要去跟恶势力搏斗,这是一个非常傻而且邪教的理论。街头防身的第一要务是尽快逃脱现有伤害,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所以50米障碍跑是最好的防身能力,而不是任何的拳种。
搏击周评:柔术推广人、解说、主持,这些角色中你更喜欢哪一个?
王琰博:主持。一方面是我喜欢作为核心的感觉,一方面是我觉得相对于技术的引导,国内的观众其实更需要情绪的引导,他要知道我什么时候该兴奋,什么时候要高兴。
但我主持的路子相对比较窄,因为我更喜欢被包在铁笼子里的感觉,所以我主持的大多数都是MMA的比赛。
现在最想做的事
“做搏击圈的《晓说》,传递正确的武术观”
◆ ◆ ◆ ◆ ◆
搏击周评:对于观众来说,搏击圈现在最缺的东西是什么?
王琰博:缺让观众觉醒的东西。我觉得观众现在已经成熟到可以接受任何事实了,之前不行,他们还没有把武术和武侠分开。
现在你就是告诉他,他们知道的张三丰、黄飞鸿、陈真、霍元甲都是假的,他也认,而且他也会很正向地跟你互动。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到了,需要给观众一个正确的理念,一个正确的武术观,这个很重要。
搏击周评:年初你说想做一个新节目,为什么还没有和大家见面?
王琰博:其实这个节目我们是从2016年5月就开始策划了,团队磋商了很多次,中间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融合,之所以一直没有做这件事情,其实是因为谨慎。
这个节目叫《搏击情报局》,既然是“情报”,传递的信息就非常重要。我们首先要能找到例证来认为这个是正确的,才能把它传授给大家,我们需要做一个负责任、有态度的节目,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严谨的原因。
做这个节目的初心就是想给中国喜欢搏击、喜欢武术的人一个正确的三观,这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想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不管这个真相是不是被多数人认可。
搏击周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什么,前期做了哪些准备?
王琰博:这个节目第一季主要是围绕“武术”的真相,从16年5月,我就像中了邪一样,开始找各种能找得到的武术资料,从网上找信息、从朋友那儿找书籍、从国外找印证、和武术从业者交流,然后反复甄别,避免盲区。
我们需要给观众一个正确的武术三观,那表达方式、风格、灌输的信息,都会非常重要。我们要把传说的一部分剔除出来,这个很难,就像没有煮熟的羊蝎子一样,我们很难把它的肉剔出来。然后我们要把真相拿出来,不管这些真相是不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希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