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我只会说实话!王琰博:这次要做搏击界《晓说》!(3)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12

王琰博:恩,文无第一,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国外的解说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它一定成为套路型的,一个场面一个技术。 (王琰博:WOW~腾霄你怎么看) 场面解说负责铺垫气氛,烘托赛事方需要,需要喊麦,把这个衔接进

  王琰博:恩,文无第一,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国外的解说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它一定成为套路型的,一个场面一个技术。

我只会说实话!王琰博:这次要做搏击界《晓说》!(3)

  (王琰博:WOW~腾霄你怎么看)

  场面解说负责铺垫气氛,烘托赛事方需要,需要喊麦,把这个衔接进去,把一些商务的东西串进去。

  技术解说大部分是负责了解选手、了解技法,然后把这些东西以最直白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当然像吉米·史密斯还有一个打分的特权,他每一场比赛每一回合都会给一个分数,很多次都是跟裁判相反,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我很喜欢这个环节。

  搏击周评:国内外解说的差距是什么?

  王琰博:我觉得是用心的不同。中国大部分解说还在做别的工作来谋生,不是潜心做这一项工作,像我这样专职做主持解说的并不多。

  解说这个行业有点像工匠,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做好你擅长的,然后像一个匠人一样不断的打磨它,最后你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出来。

  日本或者美国的解说已经做到了,因为国内是签单场赛,而国外是年薪,他是年收入的基础上往上加,不会比这少,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打磨自己的技艺。这是一个水土问题,我觉得不是中国人的问题。

我只会说实话!王琰博:这次要做搏击界《晓说》!(3)

运动员和观众的声音

“如果所有人想法相同,体育很难发展起来”

◆ ◆ ◆ ◆ ◆

  搏击周评: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

  王琰博:一龙播求的第一场比赛。因为压力太大,这之前的渲染我没有想到,当时在济源已经达到一票难求的地步,体育馆外面有大量的人揣着成叠儿的现金,说只要能卖给我票,你要多少我给多少,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我也只见过在武林风这样。

  这场比赛给我带来的后续影响,到现在都是一个特别珍贵的经验,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有朋友、不认识的人通过微博私信发给我,“你这句话说的对,那句话说的不对”,刚开始我非常的生气,我是真的努力让这场比赛还原真实的现状,但很多人并不理解,觉得是在捧一龙或者是在捧播求。

  我是跟着K-1从开始一直看到最后,看科尔打完3局判平播求悍然离场,我对播求几乎有一种病态的支持,他可能也是四天王离中国人感情最近的,我很喜欢播求腿法的表现力,但播求不再是02年那个满贯的播求,我也希望他一直那样,但岁月其实是最厉害的武器。

我只会说实话!王琰博:这次要做搏击界《晓说》!(3)

  搏击周评:有没有运动员主动找你希望“嘴下留情”?

  王琰博:恩,以前确实有,我刚解说的时候,有选手让多美言几句,但我说我做不到。真的一定要直接告诉他做不到,这个时候伤害是最低的,如果答应了又没做,对感情影响更大。

  我们现在可能有排名世界第二、排名世界第九的选手,但思维的成熟不是通过训练可以达到的。解说员是第三方,不从属于任何一个赛事,也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团队,所以我们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乙方。甲方是赛事,乙方是选手,我们是介于中间的这个。

  赛事方雇解说员并不是要听到好听的话,他们雇我们是要得到赛事真正的本质,我觉得匠人精神一定要留在解说和主持里面。

  搏击周评:拳迷呢,有变化吗?

  王琰博:有非常大的进步,现在的观众成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媒体说什么我们信什么,会坚信媒体告诉我的,任何人敢触犯我坚信的东西我就要为之奋斗;另一部分是我要自己思考,我思考出来的结果,我会豁出生命来验证。

  我觉得这样很好。如果搏击圈是一潭死水同一个想法,每个人看到的是同一件事情,没有其他声音的话,体育很难发展起来。所有的世纪大战都是通过大量的炒作和口水堆积起来的。

聊聊产业那些事

“中国是全世界自由搏击市场的爸爸”

◆ ◆ ◆ ◆ ◆

  搏击周评:如何评价“世界自由搏击的中心在中国”这个观点?

  王琰博:现在已经是了,全世界的自由搏击选手,都恨不得叫中国市场“爸爸”,都希望进来,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热钱,太多的机会。

  我们现在看最近的比赛,诸神之战,一龙王者挑战赛,武林风每年的跨年比赛,大量的顶尖选手希望进来。而且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早期的时候,如果一个顶尖选手退赛了,我们会取消这场比赛,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的总概率越来越低了,因为一个退赛马上会有十个选手再进来,中国现在已经是这样了。

  中国市场现在是全世界自由搏击市场的爸爸。

我只会说实话!王琰博:这次要做搏击界《晓说》!(3)

  搏击周评:搏击选手的体系能否匹配市场的繁荣?

  王琰博:实话说并不符合中国市场这样的情况,匹配度还是不够的。我觉得这可能和中国人的思维有关,很多人会归咎于不鼓励不提倡,事实上并没有,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儒家思维,我们的儒家文化没有一种强者思维或是牛仔精神,我们没办法用这个文化连起来。

  小的时候,家长会要求我们去学英语、奥数、乐器,但在日本,五六岁的小孩会去学柔道、剑道、棒球,在美国是学拳击、摔角,这就是一个区别。从我们很早的儒家文化里,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情况。

  搏击周评:传统武术有没有可能跟搏击或MMA等现代格斗做一些结合?

  王琰博:MMA是一种思维,实际上涵盖了一些规则,ufc、bellator等的规则都不一样,他们都是把更多好的技法融到一起,然后我们所有的流派或技法,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我师父的师父,爱打拳,不爱踢腿,我师父也是如此,我徒弟也一样,然后我们这个流派叫拳击。

  流派,是不足以影响拳种实用性的。规则,和一个有名有利的商业平台,是真正能影响一个拳种发展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