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每日与死神相搏斗,还患者一个跳动的心。
但是,像这样一个已经能与死神斗争的“超能”人,实际上也是一个必须得承受生老病死的普通人。
医院的肿瘤科,每日接触大量的癌症病人,游走其中的肿瘤科医生们,对其的救治比谁都更权威,但当他们在接收到“死神通知书”的那一刹那,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王磊:别对自己的身体太自信,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
王磊,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外三区主任,一名在消化道肿瘤领域辛勤付出二十多年的专业医生,在2018年3月,被确诊为胰腺癌。院内各位专家均对其遭遇表示十分的惋惜。
患病的经历得追溯到2017年。在2017年下半年,王磊总觉得腰疼乏力、频繁感冒、发烧,迁延不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王磊觉得只是劳累过度,没有在意,任症状拖了半年之久。终在好友及妻子的劝解下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被确诊胰腺癌晚期,肝转移。
![当肿瘤科医生得了癌症,他们会怎么做?3位医生分享自己的故事](https://image.39.net/auth/ww/20180424/39405.jpg)
得知结果后,王磊感慨,从医数十年,对其严重性早已心中明了,顿觉无可奈何。不过,他又立刻开始决定,应该:活在当下!他开始积极的接受治疗,决心多活一天便多作为一天!
烟酒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容易激发机体细胞癌变;当人情绪压力过大时,也可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而造成癌症。徐医生患病后,坚持遵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选择放松的心态应对疾病,使癌症的治疗步伐迈得愈发大,终而获得新生!
杨育正:抗癌没有偏方
杨育正是台湾马偕纪念医院院长,著名的产科名医、妇科癌症治疗专家。
2012年初,杨医生接任院长不满3个月,身体突然开始有了异样。他觉得自己的牙龈有异常的“麻木感”,每一次牙龈接触外来的东西,都仿佛隔着手套碰触物品似的,感觉变得迟钝、不真实。一个月后,演变为三叉神经痛,右脸颊抽搐般地痛着。他开始前后辗转多个科室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在副鼻窦里有一个五六厘米的肿瘤,是“它”引起了三叉神经痛!后来切片证明患上了B细胞淋巴癌。
确诊癌症后,杨育正没有过多沉浸在悲伤中,他马上打起精神,积极抗癌,最终得以康复。
忠告:
——抗癌没有偏方
杨院长的康复,令许多人好奇,问他是否用了些特效的药方才能挺过此劫?
对此,杨院长笑道:身体调理,不外三大要素:吃得对,动得勤,睡得好。生活规律,身体自然有元气。在这一点上,我要骄傲地说:“我是模范生!”
杨院长患病后,开始积极的配合治疗,外加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使癌症的治疗有了较好的推进;生活上他按时作息,放松心态,陪伴家人,在家人的关爱与自身的积极建设下,身体恢复自然快得多。
![当肿瘤科医生得了癌症,他们会怎么做?3位医生分享自己的故事](https://image.39.net/free/ww/20180825/14833.jpg)
——康复期间要注意护理
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由于体力、食欲下降,饮食调配尤为重要。饮食应注意色香味俱全,促进患者食欲。同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乳腺癌及妇科肿瘤患者禁食含激素食物。不可不补,也不可过量的补。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易吸收为主,不宜食用的就是辛辣、刺激、油腻、腌制、油炸等食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孙燕告诉我们,癌症重在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平时生活中应当定时进行防癌检查,保护自己保护身边人,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患病之时,抑郁、焦虑只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应采取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积极与疾病抗争,相信医生。配合治疗,永远比上帝更加有用!
参考资料:
[1]《与胰腺癌抗争后,50岁知名专家走了》.健康时报网.2019-06-24.
[2]《为什么医生患癌后治愈率比普通人高那么多?只因为多做了这3件事!》.健康时报.2017-05-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原标题:当肿瘤科医生得了癌症,他们会怎么做?3位医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关键词:医生,护理,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