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鸟鸣,天静,蒙蒙的光线透过瞳孔带给大脑一个渐渐清晰的世界。迎着初升的太阳,感受着早上清新的空气,大汗淋漓之后回家冲凉,一整天都会神清气爽!
晨跑能够提高人整天的代谢水平,能让人从一夜的睡眠中清醒过来并维持全天的良好身体状态。所以,晨跑无疑是惬意和舒适的,但许多咚粉仍然对于晨跑有着诸多疑问,加之许多不靠谱的所谓知识加剧了咚粉对于晨跑的误解。
1、不是晨跑让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而是晨跑让你养成早睡的好习惯
用运动开启一天工作生活,会让你神采奕奕,许多跑友试图养成晨跑习惯,但往往无疾而终,核心问题很简单——早晨太困起不来。
偶尔用闹钟强迫自己早起是可以的,但天天如此,恐怕你就会在被闹钟闹醒和困意之间来回做思想斗争,有时斗志能战胜困意,但多数时候,是困意让斗志缴械投降,中枪了吧!
所以,小编想说的是,不是晨跑让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而恰恰是晨跑让你养成早睡的好习惯。真正要养成晨跑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清晨自然醒来才是王道。为什么老年人晨起没有任何困难,一方面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睡得更早,且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所以清晨自然醒来。
对于大多数中青年咚粉而言,如果你总是夜里十一二点才睡觉,那么指望长期坚持清晨六点左右起来晨跑是不现实的,因为睡眠不足,你很难和疲劳困倦需要睡眠这一本能做对抗。
根据成年人每天要保证8个小时睡眠这一常识,要确保清晨六点左右起床,晚上10点睡着,9:30准备入睡是需要的。你能那么早睡吗?很多咚粉信誓旦旦要坚持晨跑,但如果你无法保证早睡,小编建议大家还是下午或者傍晚跑步吧。
是的,小编就是中枪的一个人!看着镜子里越来越重的黑眼圈,我提醒自己,明天早上我要晨跑,早点睡吧!起来了一天,是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一天。当天晚上依然是十二点半睡觉的我第二天早上直接关掉了闹钟……
2、清晨空气究竟是好还是差?
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早晨太阳出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太阳光作用之下才会发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所以在太阳还没有出来前,植物不会释放氧气,因此清晨氧含量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这种说法貌似科学,但实则经不起推敲。
首先,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基本恒定,不可能发生大幅波动,二氧化碳浓度仅为0.03%,即使略有波动也是人体无法感知的,也不可能对运动构成什么不良影响,如果说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空气二氧化碳浓度,那么没太阳的阴天、下雨天呢?你感觉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吗?
所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塘浓度变化的不可能是植物光合作用,而是人类活动。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年度温室气体公报》显示,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过去20年相比,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达到创纪录的400ppm,也即0.04%,毫无疑问,由于使用和燃烧生物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才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引发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夜间汽车行驶少,怎么说清晨尾气也少吧,而早晨上班后汽车大量行驶在路面,尾气怎么也会更多吧。所以,咚粉不必纠结二氧化碳问题。
此外,深秋和冬季的雾霾现象是我们对于晨跑的另一个重要担心,过了九月,雾霾将不可避免让我们再度陷入深深的忧虑。为什么秋冬季雾霾现象严重,春夏季则明显减轻,显然这不是由于春夏季雾霾产生少、秋冬季雾霾产生多的原因,而是由于春夏季温度较高,加之经过阳光照射,地面空气经过加热,热胀冷缩,产生空气对流,热空气向高空流动,高空冷空气向地表流动,这样雾霾自然就被带到高空。
但冬季地表温度低,不容易让地表空气向高空扩散,这就导致污染物聚集在地表经久不散,加之秋冬季夜间温度更低,产生“逆温”现象,雾霾在清晨更容易聚集在地表,而白天经过太阳照射,地表升温,雾霾被带到高空,所以秋冬季往往早晨雾霾较重,而下午雾霾会有所减轻。因此,秋冬季建议减少晨跑,至少出门前查查空气质量指数。当然不是说秋冬季下午跑步就没有雾霾,只不过下午空气质量相比早晨略好一点。
综上所述,清晨空气好还是不好,不能一概而论,最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清晨空气质量对于运动不构成影响,至少,说清晨空气不如下午好是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说清晨二氧化碳浓度高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总体而言,对于没有雾霾的地区,清晨空气质量都OK,对于有雾霾的地区,秋冬季晨起跑步要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3、晨跑前不吃东西会导致低血糖吗?
这个问题也是咚粉颇为担心的问题,也有不少文章说晨跑不当会诱发低血糖,真有那么恐怖?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做理性的数学计算让你彻底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一般来说,普通人血液内大约有5克左右的血糖,肝脏中含有100克肝糖原,肌肉中含有400克肌糖原,人体内糖由这三部分组成,他们都可以为运动提供热量。
人体内含糖量=5+100+400=5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