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1月2日开始,除了早上6点的重播节目外,ESPN日间不会有任何《SportsCenter》节目。空出来的时间将通过一些言论性节目来填充,也就是一堆脱口秀、清谈之类的东西。新闻和比赛集锦等内容则主要集中到数字端上。
▼花样繁多的社交网络令年轻人守在电视前的时间大幅减少
网络时代的一大特征是“定制化”——用户自由选择内容。用户的基础诉求是赛事结果和精彩片段,这些东西通过社交网络可以越来越轻松地获取,电视的作用自然而然被弱化。ESPN正式考虑到这一点,对电视和网络端进行重新定位:深度观察性的内容放上电视,短平快的资讯移师网络。用斯基珀的话来说,这节目表变化是“ESPN对时代变化的回应”。
然而,罗布·金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说,这次改革是一次“试错式的实验”。这说明ESPN高层自己也不敢对改版存在太大期望。这种心态很好理解。对于这批老牌电视人来说,社交网络时代还是一个很难捕捉其核心要义的时代,“90后”乃至“千禧一代”的想法如何也不得要领。假如无法了解客户心理,这生意就很难顺利开展。
此外,“曲线救国”的商业模式是否行得通?YouTube、Twitter等都野心勃勃地布局体育媒体。当它们能通过其官方频道、官方账号更快速地生产视频内容时,订阅价格居高不下的ESPN有线电视网,能单靠一个APP应用来吸引用户吗?
▼YouTube与英国BT体育合作,近两年来为网友提供免费欧冠决赛直播
在这场电视网与互联网的厮杀中,目前有两条应对之路。第一条是“拥抱敌人”,与互联网电视平台合作。像YouTube TV、Sling TV等互联网电视平台,以较低的价格,为用户提供有线电视网的流媒体版本信号,ESPN也在其中。彭博网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这些互联网电视平台本身要向ESPN支付每用户7美元的费用——与用户申请ESPN电视订阅的价格基本一致。换言之,直接订阅ESPN的观众是减少了,但ESPN的订阅收入从平台那里要了回来。
第二条路是自己试水互联网电视。传统有线电视中,HBO在这方面最积极。一项名为“HBO NOW”的服务,可以让用户通过智能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设备,收看HBO的各式节目和频道。而CBS甚至把部分NCAA第一级篮球联赛的赛事拿出来,供网民免费在线收看直播。
▼HBO制作一季《权力的游戏》预算是1亿美元,不够ESPN转播一场周一NFL赛事
ESPN选择了第一条路,抓一点互联网电视商的商机,自己继续埋头苦干有线电视老本行。不过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壮大,很可能终有一天它们会自己做体育内容,而不需要借助ESPN资源。更何况,如果因“剪线潮”丢失的用户都能通过互联网电视平台来弥补,ESPN不至于被迪士尼大老板点名“收入下滑”。不过,ESPN也很难走第二条路。网络电视的订阅费用比传统有线电视便宜,而ESPN的版权费压力摆在眼前,不能指望通过新增的网络电视用户来覆盖这一成本。
互联网电视,后路还是坟墓?
别说ESPN在这局势前束手无策,海外媒体分析相关问题时,也想不透ESPN未来该怎么办。因为说到底,ESPN是在跟两股历史洪流作斗争:日益飞涨的体育版权价格和年轻一代对有线电视的背离。这种看待历史形势的眼光,哪是普通人能具备的。
于是,无论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大家好像抱着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等到有线电视真的搞不下去了再说吧”。在这一刻到来之前,ESPN依然可以吹嘘自己有最丰富的赛事版权、最优秀的体育记者、最专业的分析嘉宾、最华丽的赛事包装,希望靠着这些口号能让剩下的八千多万用户不要离开。
所以近段时间,ESPN喜欢用两个词语来包装其“新时代硬实力”。一个是“内容至上”,这个体育频道不停搞深度、搞人文,甚至搞出《辛普森:美国制造》这样的奥斯卡得奖纪录片;另一个是“个性主持”,斯科特·范佩特被打造得类似吉米·法伦、吉米·坎摩尔的午夜脱口秀大佬,萨奇·斯蒂尔则被塑造成为少数族裔抱不平的正直人士,令这一群高薪出镜者们既幽默风趣又正气凛然。
▼范佩特主持的深夜《SportsCenter》走脱口秀路线,据说其收视率跟《吉米鸡毛秀》这种综合脱口秀“可以一战”
1979年创立时,ESPN以革命者姿态出现在电视行业,其后创造了收费有线电视的奇迹。在“剪线潮”来临的今天,ESPN俨然再度担当行业领袖的角色。主管ESPN数字和平面媒体业务的约翰·科斯纳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付费电视产业的支持。”他相信,如今ESPN拿着的几份版权长约既是负担也是机会,因为“千万别小看体育迷的热情”。
不过ESPN的母公司迪士尼不敢如此托大。去年8月,迪士尼斥资10亿美元,收购MLB旗下的流媒体公司BAMTech的三分之一股权。迪士尼董事长罗伯特·艾格尔表示,“我们非常期待BAM短期内的表现,也对其长远潜力充满畅想。”
说白了,BAMTech是一个替代者。市场上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关于迪士尼出售ESPN的起哄。不少分析师认为,ESPN目前前景不明,对迪士尼股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ESPN仍然是集团的吸金机器,正如艾格尔所说,“经销商、用户、广告商,三者对ESPN的需求依然强盛。ESPN的品牌力依然强大。”所以现阶段还没到迪士尼放弃ESPN的时候。
▼迪士尼老大艾格尔说BAMTech能“帮助ESPN”,然而网络流媒体本身有可能为ESPN坚守的有线电视网挖下坟墓
但假如有线电视最终被互联网电视打败,以BAMTech为代表的流媒体业务就是迪士尼为新时代储备的武器。艾格尔对ESPN裁员潮发表见解,“8000人中裁100人,离伤筋动骨还有很远”,这是阶段性的稳定军心;迪士尼的收购之举,则是实打实的长线部署——不论是把ESPN转型为流媒体,还是直接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