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在最后:)
这是病,
得治!
拖延症患者
Tim Urban毕业于哈佛大学,
今年30多岁,
创办了两家教育科技公司,
是个一本正经幽默的人。
他不是专业写手,
但特别喜欢写文章。
开了个博客叫Wait But Why,
篇篇文章不低于3000字,
闲的时候三天一篇,
忙的时候一个月也必有一篇。
每个月有460多万访问量,
连硅谷大咖伊隆·马斯克都是他的读者。
他的文章全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而且发挥了追根究底的特质,
写之前至少要花掉40个小时来进行研究,
然后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
再配上亲手画的“蜜汁插图”,
幽默又有深度,
几乎篇篇都被疯狂转载。
然而如此成功勤奋的一个人,
却声称自己是个拖延症患者,
而且“病情”严重。
当他几年前意识到这个问题时,
就十分想要弄明白问题症结,
所以去问了字典。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pr??krast??nāSH?n, prō-|
名词释义:指的是非必要、有害的推迟行为。
例句:建议你不要患上拖延症。
我说字典你是和我开玩笑对吧?人类和拖延症抗争这么多年,你给出的第一个例句就是:建议你不要患上拖延症。
不要患上拖延症,多么简洁明快,高贵冷艳。
后来,他开始自我剖析,
写下一篇研究结果,
引来无数人共鸣。
上千封陌生人的邮件纷至沓来,
护士、银行家、画家、工程师、博士生。
跟Tim轻描淡写的语言不同,
那些人的文字是沉重而悔恨的:
他们也有拖延症,
并且因此严重影响了生活,
更有甚者耽误了一生的梦想。
Tim推人及己,
他大学读了个要写很多论文的专业:
政府管理专业。
为了能按时完成论文,
像很多学生一样,
他定了个计划。
慢慢开题整理思路,
然后加快速度,
最后一段时间冲刺,
条理完美清晰得不要不要。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也不曾想过,
自己写论文的线路图最终会是这样……
大学猝不及防的自由,
让Tim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受控制,
每天逛来逛去什么都完不成。
唯一的例外就是论文,
他会截止前的一天晚上开始写论文。
但是事实上,
当他发现在截止那天早上开始写也可以时,
索性每篇论文都在截止那天早晨疯狂地写。
毕业的时候需要写90页的毕业论文,
理应花一年的时间完成,
由于工作量太大,
一个早上的时间实在行不通,
为了顺利毕业,
他又一次给自己定了完美计划。
梯形递进,
开头轻松,
慢慢增加工作量,
最后来一波收尾,
听起来也没啥难的。
可当他再次想起论文的时候,
几个月已经过去了,
作为一个头脑清晰,
智商高达140的天才,
调整计划势在必行。
嗯,后面几个月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
好笑的是,
中间几个月过去了,
只剩下两个月了,
然后只剩下一个月……
最后只剩下两周,
他依旧没有开工的打算。
一路恍惚,
当被提醒只有三天就是论文交稿日时,
Tim意识到逃无可逃了,
于是他终于在截止前72小时开始动笔。
这样的突击冲锋导致他手指痉挛不听使唤,
最后被送到校医院,
医生的诊断为疲劳过度血糖低。
一周后接到学校电话,
“你是Tim Urban吗?”
“是。”
“我们要说一说你的毕业论文。”
“好啊。”
“这是我见过最棒的论文。”
哦。别做梦了。
那是他们见过最差劲的论文。
当他把自己的故事放到博客后,别人的倾诉让Tim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做了一项很“专业”的脑部核磁共振,并在TED演讲中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