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骑行川藏线过程中各种脑残骑友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21

骑行川藏线过程中各种脑残骑友,川藏线骑行死了多少人,川藏线女生分腿坐车图,川藏线遇到的美女,2015川藏线骑行抢劫,川藏线怎样上美女

  问: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骑行》即可!

  本人关注骑行川藏线多年,有些东西压抑已久实在不吐不快,若有不同意见欢迎吐槽。 骑行西藏前,我们应该会在网络上去搜集各种各样的骑行攻略,以及骑友们精心准备的各种骑行游记,以及各类的西藏风俗,民情等等相关的内容。大多数骑友会在脑子里行成一个想象中的西藏,但有个事实就是,大多数骑友想象中的骑行西藏都会是完美的。但理想很丰富,现实极其的骨感。

  脑补内容NO1:骑行必须是“穷游”西藏所有人都很善良,大家都会帮助我

  骑行川藏线过程中各种脑残骑友

  我们会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各种的游记,里面讲述各种西藏的人文风情极其的淳朴,各种汉族的老板们也是天地良心,各种坚决无偿援助骑友们。所以,我们的骑行也一定会遇到这些好人好事。但事实上是,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就是川藏线上所有客栈、餐馆的老板们,千里迢迢去西藏绝对不是为了去做善事的,他们也是去挣辛苦钱的。当川藏线上那种脑补而出的“穷游一族”越来越多之后,我们是在消耗别人对骑友们的善心,当有一天这份善心被骑友们消磨殆尽后,我们可能会遭遇冷眼。骑行川藏需要的是我们的毅力,更需要的是我们的自立。穷游,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穷游不是乞游,我们应该尽量的去少花钱,不花冤枉钱,尽可能的节约钱,但不是去到处蹭饭,甚至于去蹭别人的酒店住。当这种不要脸的行为多了之后,骑行者会变成川藏徒步者一样,变成一群没人愿意帮助的人群。

  给大家说说这么多年来川藏线上所有人对骑友们的看法吧。其一是当地人的看法,他们依然很钦佩骑行到西藏的骑行者们,其二是当地商人们看法改变是最快的,所谓商人的触觉是所有人里最灵敏的真心不假,商人们从最初的愿意倒贴帮骑友,变成了现在……咳咳,门口挂着拒接骑友入住。其他旅游人群们,因为乞丐游人群变多后……自驾游和团体游的群体,现在几乎不愿意为骑行者们提供帮助。原因无他;有的孙子和贱人,能一路要饭,一路蹭别人的东西过去,能把一百八十元一间的酒店客房磨到10元一个人,我们去想想,到底是这家酒店的客房仅值20元一间,还是别人已经怕了你的撒泼打滚,还是因为你的讲价功力极好?骑行川藏,是勇敢者的挑战,但也希望那些所谓带着一千四五就去骑行西藏的丐游族们,不要糟蹋穷游二字。穷不代表没有骨气,穷不代表可以放下尊严去乞食。请不要把犯X当作一种光荣。

  脑补内容NO2:西藏是一场洗涤灵魂的旅行

  骑行川藏线过程中各种脑残骑友

  骑行西藏,骑行过的骑友们都能体会到对人生的意义和对我们的改变。但说他是一场洗涤灵魂的旅行怕是有失偏颇,这让我想起一个藏族朋友在在网上发的一个小段子:“如果西藏是洗涤灵魂的圣地,去一次就可以净化心灵,我在西藏生活二十余年却没有得到净化,应该去佛前忏悔,那一定是我的罪孽太过于深重”一个简单的玩笑,道出真谛。

  北纬38°我们谁都会承认,这里几乎有中国最美的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景观大道,一路上几乎全是风景名胜区,漂亮的让人窒息。但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一场普通的旅行,对骑行者来说,感受更多的可能是那些让人崩溃到极点的高山和哑口,我们的骑行并非神圣,只是一场让我们铭记一生的旅行罢了。无论多么深刻,他依然只是一场旅行,仅此而已。当我们脑补出一个神圣后,神圣往往有个后缀词,即为不可侵犯。

  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和队友们发生矛盾,甚至于争吵,相互之间不搭理等等,但这一切不就如同我们的人生,骑行的战友们都是我们人生中难得的纯朋友,几乎不参杂任何杂质的友谊。我们不要脑补出一个不存在的神圣,而去伤害那份本来就已经纯粹如钻石的友谊。我骑行川藏数次,见过无数个脑补出神圣的骑友,几乎不允许任何人破坏那的朝圣之旅。

  固执到极端,任何人敢稍有微词,一定是骂的头破血流。为了防止地图炮,就不说是哪里的骑友了,一个海港城市的骑友,脑补出一个神圣的旅程;餐厅服务员端菜慢了,喷之....因为他的神圣之旅时间被耽搁了。客栈因停水而不能洗澡,骂之.......。武警部队修路而封路,暂时不让通过,喷之。最后,骑到波密被波密某客栈(这里就不点名了)直接一顿暴打,原因只是波密停电,客栈没有无线网,那一直BB说自己无法和自己的网友分享他的神圣之旅,于是在客栈老板忍无可忍后,拒绝他入住……于是矛盾升级,然后此人直接被打。说实话,我不同情这种脑补出神圣,并且不想搭理任何直接开启主角模式的所谓“骑友”。世界多姿多彩,只因我们人人不同,世界并非完美,西藏同样如此,有人就有不同,君自重之。

  脑补内容NO3:我的队伍一定会走到拉萨,不离不弃

  骑行川藏线过程中各种脑残骑友

  进藏数次,这个问题往往是最敏感的问题。虽然骑过的几乎都知道,最强悍的队伍往往是3到5人的队伍,所谓的恒定队。人数超过五人的队伍,几乎必定会溃散,溃散的惨不忍睹。见过无数个走川藏线的队伍,在成都出发时,立下誓言,个别队伍甚至斩鸡喝酒立誓,不离不弃,一起携手到拉萨。事实是……

  几乎90%的情况都是这样的;队伍人数超过5人的队伍,在第一天,成都到雅安的过程中,大家可以说是亲如一家人,相亲相爱,相扶相持。第二天,到达新沟的时候如十人队伍,一般会分成两拨走了,但是大家依然是一个队伍,体力好的那一队会在前面告知后面的队友路况,注意事项,预定餐点等等。在翻越二郎山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战友一般的交情,到达山顶的队友们,会坐在路边等着后面的队友到达,然后一起欣赏大渡河的风景,勾肩搭背胜似亲兄弟般。接下来……翻越折多山,大家依然团结在一起。在新都桥,共度骑行川藏线中的第一个休息日。

  但是……此时所有人对自己的队友都开始加深了解,每个队员的陋习,生活习惯,乃至于小细节都被开始逐步认识,最重要的是体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大家到了高尔寺山后……如2012,2013年两年几乎都是全程烂路到雅江,到达雅江后,大部分的队伍都会爆发极其严重的语言冲突,于是高尔寺山躺着也中了一枪……荣获“坑队伍之山”。出了雅江后,如十人队,一般会变成3+3+4或2X5,总之散的差不多了。翻越剪子湾山,走过卡子拉山,全程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方骑行两天,此时大多数队伍,队员之间的体力和包容都已经基本融洽。大家一起携手走过海子山,路过美丽的巴塘,进芒康……正式进入了西藏最穷的地区——昌都。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