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五种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19

五种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农村产业融合实施方案,国务院体育产业新政策,国家军民融合产业促进会,衡阳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五种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这其中,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需大力发展的五大幸福产业的两个重要产业类别,通过产业融合所形成的体育旅游业态,成为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2016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

  五种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在推进“全域旅游”和“全民健身”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培育旅游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旅游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旅游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内在机理

2011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在室内和户外休闲活动设施类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大类“运动健身类”,27个运动健身小类占所有49个室内与户外休闲活动小类的55.1%。很明显,旅游度假区就是以运动健身为代表的体育旅游业态为主体的功能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把地方性体育健身比赛、竞技活动为代表的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定期和不定期的体育比赛活动的节日为代表的体育节,都认定是旅游资源。体育赛事活动作为体育本体产业中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于旅游业而言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竞技赛事,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把举办特色体育赛事作为一项当地盛大的旅游节庆活动。而且,某些体育赛事,由于强烈的全球文化普及性,比如奥运会和世界杯,或者浓郁的地方传统民俗性,比如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蒙古族草原赛马等,往往能够强烈激发起旅游者前往赛事举办地进行赛事旅游的兴趣。因此,体育赛事活动可以作为一项重大事件或特色事件,进行专项的赛事旅游开发与经营,并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使举办地的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综合效益。

  五种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把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独立馆室或场地为代表的体育健身馆场认定是旅游资源。一方面,某些极具建筑景观魅力的大型体育场馆,往往被作为城市地标性景观开发成为城市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旅游者,比如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另一方面,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中的高尔夫球场、室内外滑雪场、网球场等,既可以举办各种类型体育赛事,更可以被旅游业充分使用,为旅游者提供运动场地和服务。通常的情况是,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被旅游度假业更多利用,被体育赛事利用的程度反而要小得多。

  结构优化

  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达8866美元,大众化休闲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市场正从观光旅游需求占绝对主体发展到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型时期。因此,更多有消费能力的国人将追求健康的、有质量的旅游生活方式,旅游消费结构正日趋高级化。

在旅游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的外在拉动下,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非常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而体育旅游业恰好能满足这种消费需求,以高尔夫、马术、登山、滑雪、潜水、户外运动等为代表的区别于传统景点式观光旅游的体育旅游消费业蓬勃发展。而且,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育旅游具有参与群体更广泛、消费需求更多元、客户黏性更显著等特征。

在现有食、住、行、游、购、娱6大旅游基本消费要素基础上,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也充分体现出商、养、学、闲、情、奇的旅游产业新需求的消费特征。

“商”是指以高尔夫、网球、海钓等中高端运动俱乐部为依托的体育商务旅游;“养”是指以体育健身、运动处方等为依托的体育养生旅游

“学”是指以高尔夫、潜水、马术、滑雪等运动项目的培训、户外拓展训练为依托的体育研学旅游

“闲”是指以水类、球类、骑行类、冰雪类、走跑类等运动休闲为依托的体育度假旅游,是体育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体;

“情”是指球迷们以对某个体育明星或著名职业运动俱乐部的深厚感情,从而前往赛事举办地现场观赛,是一种“粉丝情感”充分宣泄的体育赛事旅游;

“奇”是指以户外探险、徒步穿越、登山、攀岩攀冰、跳伞滑翔类等为依托的体育探奇旅游。

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商、养、学、闲、情、奇的市场结构高级化趋势,呈现出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围绕这些新消费需求而进行深度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将极大拉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结构从低层次的观光需求向高层次的体验性休闲度假需求转型升级。

  三种模式

  1、体育健身休闲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在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换的关键期,从发达国家的休闲度假类产品结构上看,运动类的休闲与度假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滨海运动休闲度假游、冰雪运动休闲度假游和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游是主要产品。

运动休闲型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往往是体育健身休闲业中的中高端运动项目通过相关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体育产业要素与旅游度假产业中的度假酒店、美食娱乐等相关旅游产业要素,进行价值链的重构融合所形成的运动休闲型旅游度假区。

当前,运动休闲型旅游度假区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但在欧美发达国家,此种类型的度假区比比皆是,运动度假将越来越成为国内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功能。

  2、体育竞赛表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