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球打球,强调“留头”,就是像下图这样,让拍头通过,头部保持固定方向不动。懂行的朋友会说,你这是逗我吗?这不是盯球吗?
传统理论认为,我所说的这个“留头”只是盯球的副产品,是因为击球瞬间千分之几秒的时间,人类眼球无法迅速做出调整,所以会保持固定,等拍面通过,形成眼睛的“留空期”,看向刚刚打过球的空气。
但是,我不说盯球只提留头,是因为盯球实在是太难操作了,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大坑,是一个你一辈子努力,也可能打不到的目标。
盯球的经典范例当然是费神。费德勒的所有照片,都是一如既往的招牌式盯球。
但是他真的盯到球了吗?我想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能回答。但是从这个角度的这张照片,我看到他没有聚焦的眼神,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个盯球的动作,而不是真的看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眼神,是真正盯到球的眼神,相比之下,费神那张的眼神就空洞太多了。像个盯球的pose。
记得张德培曾说过,职业选手盯球的程度,要能看到球上面的字。从他专注的眼神,我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似乎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做得到。
他的徒弟锦织圭就更不行了。
但是,不管是张德培还是锦织圭,比起下面这位来,在盯球这件事情上,实在是做得好不知道多少倍。一张图没说服力,连放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