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从恒大淘宝业绩透视中超俱乐部营收趋势与痛点(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05

▼前外援埃尔克森 恒大淘宝巨额割爱 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并没有使俱乐部在2016年度扭亏为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引进教练和球员的转会费及薪酬成本较高,营业成本居高不下。2016年,公司总成本15.12亿元,商业与

  ▼前外援埃尔克森 恒大淘宝巨额割爱

从恒大淘宝业绩透视中超俱乐部营收趋势与痛点(2)
 

  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并没有使俱乐部在2016年度扭亏为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引进教练和球员的转会费及薪酬成本较高,营业成本居高不下。2016年,公司总成本15.12亿元,商业与品牌价值并不足以覆盖成本支出。俱乐部于2016 年先后引进了曾连续三个赛季夺得葡超金靴的知名球星杰克逊·马丁内斯,前国脚张文钊、张成林。随着各个俱乐部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展开,球员与教练的工资、薪酬、转会费有水涨船高的态势,这导致公司在成本增长之外,现金净流出也较上年同期增加 1.3亿元。

  除成本过高带来的连续亏损之外,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营收结构不均衡,广告收入占比太高,业务结构有待改善。一个俱乐部成熟的经营模式应该包括商业收入与媒体版权收入,并且两者能实现平衡增长。2015年体奥动力以80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未来5年中超联赛全媒体版权,俱乐部未来版权收入也会随之提升。

  恒大淘宝年内净利润虽同比增长14.83%,亏损额却仍达8.11亿。2015年公司亏损9.17亿,2014年亏损4.83亿,已连续3年亏损。虽然新三板对挂牌公司并无连续盈利的要求与限制,公司不会面临退市风险,但财务亏损不仅仅是恒大俱乐部特有的问题,而是目前中超俱乐部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足协已在年初宣布制定俱乐部每年亏损的下线要求,寻求盈利之道也迫切地摆在了公司面前。

  版权交易水涨船高致俱乐部收入增长 高成本之下仍存集体痛点

  作为国内唯一上市的中超公司,恒大淘宝俱乐部是唯一有年度公开数据可供查询的中超俱乐部,它的整体运营情况也是中超俱乐部的一个缩影。关于中超其余俱乐部整体收支情况,我们参考了肆客足球与欧迅体育联合发布的 《2016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该报告主要依据2016赛季数据,兼顾2016年整体情况。

  将数据归纳整理之后,我们总结出中超俱乐部2016年的整体状况与财务特点如下:

  第一,俱乐部整体收入正在上涨。

  第二,广告赞助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特许经营收入占比低。

  第三,球队支出整体偏高,短期集体面临盈利压力。

  第四,版权收入有望在未来逐渐贡献收入。按照中国体育产业 2 万亿市场空间计算,足球产业市场空间在 8000 亿以上。随着转播权销售的放宽,联赛整体的商业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 3 年中超商业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 50%以上。

  在营收数据中,广州恒大并非年收入最高的俱乐部,受门票销售收入与广告赞助收入的影响,江苏苏宁、上海上港与河北华夏幸福的年度总收入要高于广州恒大,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苏宁预计年收入超过12亿元。

  门票销售、广告赞助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与球员转会等营业外收入总额约为30.9亿,其中商业赞助与商业比赛收入为15.96亿,门票收入为5.2亿,占比16%。在门票收入方面,北京国安、江苏苏宁、广州恒大淘宝、上海上港与绿地申花排名靠前。

  ▼2012—2016赞助收入与比赛日收入分析

从恒大淘宝业绩透视中超俱乐部营收趋势与痛点(2)
 

  在中超球队的赞助商与主要广告客户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比如大众熟知的绿地集团与华夏幸福。在赞助数额上,房地产行业以高达20.8亿的赞助额排名第一,能源电力行业以14.96亿的赞助额排列第二位。

  但在赞助商的行业分布上,房地产行业企业以总数21家排列第二,酒店旅游行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分别以24家参与企业并列第一,电商行业排位第四。日后,产业的多元发展势必会使越来越多的服务型企业参与到中超的冠名赞助中,虽然相比起基础建设等重资产行业,轻资产赞助商的赞助占比仍会偏低。

  ▼俱乐部投资及赞助商分布

从恒大淘宝业绩透视中超俱乐部营收趋势与痛点(2)
 


  在特许商品经营方面,收入仍待增强。2012年中超俱乐部在该细分项目下的总体收入只有277万,虽然四年之内增长了10倍,2016年已达3355万,但在中超的总收入中仍然占比极低。不只是恒大淘宝,各家俱乐部纷纷在创新营销手段,通过移动互联网拉近与球迷及受众之间的距离,但短期内效果依旧有限。

  在营业支出方面,2016赛季俱乐部整体支出超过80亿,远高于中超联赛5年媒体版权的收入总和。2016年中超各球队之间对于球员的争相配置已被媒体夸张地描述为“军备竞赛”。这个起源于冷战期间,原被用来描述美苏争霸,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的名词,投射到中超赛场上,已发展成为在质量和数量上争抢优质球员的真实金钱较量。2016赛季16个俱乐部共计花费34.3亿用于外援引进及薪资支出。薪资成本比例大幅跃升,教练团队的薪资支出高达5.5亿。

  综合报告数据与恒大俱乐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与扩展分析,我们预计中超俱乐部的2016年的总体营收额约为45亿元左右。以此估算,中超俱乐部2016年的整体亏损额预计在35—40亿之间,平均每支俱乐部亏损2.5亿元左右。绝大多数俱乐部处于亏损状态,未来3年之内尚难实现盈利。

  2015年,体奥动力以 80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未来 5 年中超联赛全媒体版权,2016年中超公司总营收15亿,10亿元来自媒体版权的收入,是上个赛季该部分收入的12倍。扣除各类支出外,俱乐部分成有望达到9.6亿,具体分成依据俱乐部的排名与赛季表现,每个俱乐部平均可分到6000万左右。以恒大淘宝为例,2015年恒大从中超公司获取的参赛收入为1803万,2016年这一部分收入已高达1亿元。版权交易价格的提升有助于中超各俱乐部的收入增长,该部分业务有望以每年3—5倍的速度增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