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运动饮料的颜色、名字五花八门一样,运动饮料的分类同样也有很多种,并且每一种的使用方法也都不同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跑步训练都需要有运动饮料的参与。
<10K(或<1h)
这样的跑量和强度的跑步训练所消耗的能量仍在人体的正常供给内,而消耗的维生素、无机盐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运动和代谢,因此不需要专门补充运动饮料,喝水即可。
饮用:水;低碳/低渗运动饮料——不含或含少量无机盐、含糖浓度低于人体,主要作用是补水,同时能够短时、少量地补充人体的能量消耗。
>15K(或1~2h)
通常持续跑步60~90min后,人体存储的糖原被大量消耗,这时,就可以开始补充碳水化合物了。
饮用:等渗运动饮料——含糖比一般在5%~8%,所含的无机盐、糖类浓度和人体体液相似,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并供能。
≥25K(或>2h)
随着跑量增加,人体内电解质的流失、消耗也开始加剧,这个时候,跑者就可以开始饮用一些含有额外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了。
饮用:耐力/电解质运动饮料——补充人体电解质(Na、Cl、Ca、Mg、K等),保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
马拉松赛
42K的马拉松比赛会带来大量的能量、营养物质消耗、流失,因此,在比赛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补给,一些专门的功能饮料必不可少。(当然,除了功能饮料之外,如盐丸、冲剂、能量胶等也是很有用的。)
饮用:功能饮料——含有一些特定氨基酸、维生素,具有增强身体运动机能等作用。如牛磺酸有保护心脏、抗氧化的作用;VB12有缓解疲劳、激活动力的作用。
高渗运动饮料——盐、糖浓度高于人体体液,一般在赛后一段时间饮用,补充跑步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帮助机体赛后恢复。
跑步怎么“喝”,大家get√了吗?
作者:韦家小宝|转载前请与跑步圣经联系[微信号:runningbible]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