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信息分享极少,从不主动倾诉
人与人最温暖的想接,靠的是“我愿意告诉你我的事”。
一个人若打心里不愿展开对话,连朋友圈都常年可见不可留言,就说明她把自己的小世界藏好,只怕打扰。对比那些愿意讲讲家常、聊聊日常的人,显得尤为隔膜。
你若发消息需等几个小时才回,内容还只是“嗯”“好”,这种回避式交流,其实是希望你知趣一点,不要靠近。你不是不能来,而是不值得她敞开。
那你有没有遇到那种,你说了半天,她只回一个“好”的人?是不是比冷战还让人懊恼?
③ 避免深层对话,始终话题浅薄
真正亲密,是能聊进骨子。浅浅带过的谈话,只是敷衍表面礼貌。
她如果只愿同你讨论天气、外卖、热搜,却从不让你碰触情绪底线,也不愿谈及自己内心所思,那么基本可以断定:她从未打算向你掏心。反之,那些坦然讲起童年、讲起恐惧、讲起过往的人,是把你用心收进生活。
顾晚我碰到一个人,就是这样。有次我们聊“人应该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她说:“你这话我也想过,但我不想回答你。”——那瞬间我懂了,人想捂住心,是怕你走得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