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切不可目中无人,夜郎自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否则就会像智子一样众叛亲离,最后落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在春秋时期,晋国国王智宣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智瑶,一个叫智宵。智瑶有五个长处,一个短处,唯一的短处,就是居心不仁。后来智瑶继承了国王,这此以后开始变得夜郎自大,听不进去他人意见,目中无人。
刚开始智瑶与国中另外两位大夫韩康子,魏恒子饮酒,是当众羞辱二人,没有留任何余地。后来智瑶又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因为打不过他,心生一记把它递给了智瑶。之后又向魏恒子提出要求,魏恒子想着再给他吧,然后又继续扩张了智瑶的野心。之后治疗得寸进尺,又想要赵襄子所有两处地方。但是赵襄子拒绝了他,然后智瑶非常生气,集合了韩和魏两家去打赵。但是当智瑶联合这两方去打赵家的时候,这两方心里想着如果赵死了,那么下一被杀的会不会是我们两个?智瑶的军师给智瑶挑明了这两个人的心思。但是这两个人又以辩解来保得自身的周全。后来赵襄子被秘密的就出了城,保全了性命。联合韩,魏二人杀了智瑶,诛其九族。
这就是《资治通鉴》的智伯之亡的事,然后司马光说,智博的死是他的才胜于他的德。才合得是不一样的两回事情了,而世俗之人往分辨不清,一概而论,于是看错了人。
夫聪察强强毅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这里是不良老子陪你读《资治通鉴》,品读人生百味。学得做人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