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AI提画笔 大家怎么看?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5-02-19

从2018年佳士得拍卖AI画作《埃德蒙·贝拉米肖像》价格“力压”同场的毕加索作品,到2024年AI画作《AI之神》在苏富比拍出108.48万美元高价,艺术品市场的实时反馈,让“AI画家”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AI可以替代人类艺术家吗?” 向DeepSeek提出这个问题,

  从2018年佳士得拍卖AI画作《埃德蒙·贝拉米肖像》价格“力压”同场的毕加索作品,到2024年AI画作《AI之神》在苏富比拍出108.48万美元高价,艺术品市场的实时反馈,让“AI画家”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AI可以替代人类艺术家吗?”

  向DeepSeek提出这个问题,后者表示人类大可放心,“AI可以在某些方面辅助或模仿艺术创作,但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艺术家”,并“自曝”在情感表达、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与观众互动及伦理问题方面的短板。

  再向几位艺术家提问:当AI提起画笔,艺术创作的门槛会降低吗?普通人可以从中获益吗?艺术家感受到的是助力还是压力?受访者们基于专业视角的观察与实践,给出了生动、真诚、精彩纷呈的答案。

AI提画笔 大家怎么看? DeepSeek根据“以‘AI替代人类画家’为主题画一幅画”的指令生成文字设计方案,商汤AI绘画大模型根据该方案快速生成相关画面。 AI制图

  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罗翔:AI是启迪者而非替代者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艺术创作也不例外。AI绘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生成方式和强大的功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它能够启发和拓宽创作者的思维,但与此同时,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架上绘画。二者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AI绘画的出现为艺术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意之门。它能够快速地生成各种风格、主题和形式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超出了人类传统思维的局限。通过输入不同的关键词、参数和风格指令,AI可以在瞬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种能力使得艺术家们能够突破自我设限的思维框架,从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创作。例如,一位专注于写实绘画的艺术家,可能会通过AI生成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图像,获得灵感,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一些奇幻或抽象的元素。

  AI绘画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创意伙伴,不断地为艺术家们提供新的想法和可能性,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热情。

  然而,尽管AI绘画在启发创作思维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无法完全替代架上绘画。

  架上绘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每一幅架上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双手、眼睛和心灵,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实践和情感投入而创作出来的。它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的笔触、色彩运用、构图安排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表达是AI绘画所无法完全复制的。

  AI绘画的生成过程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它通过对大量现有图像的学习和分析,按照预设的规则和模式生成新的图像。虽然AI能够模仿各种绘画风格,但它缺乏人类艺术家所具有的创造力和情感深度。AI无法像人类一样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也无法像人类一样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所生成的图像往往缺乏一种“灵魂”,那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精神内核。

  而架上绘画能够通过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每一幅架上绘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记录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情感的波动。这种独特性和情感的真实性是AI绘画所无法替代的。

  此外,架上绘画在艺术教育和传承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架上绘画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技巧,更是对艺术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通过学习绘画,人们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专注力,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AI绘画虽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它无法像传统的绘画教学那样,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习者真正理解艺术的内涵和价值。

  AI绘画和架上绘画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AI绘画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对创作思维的启发作用,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而架上绘画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情感表达和艺术教育价值,继续在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AI绘画的优势,同时珍视和保护架上绘画的传统和价值,让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AI提画笔 大家怎么看? 左图为何军委画作《齐白石像》。右图为ChatGPT被“投喂”此画与何军委照片后生成的2张“何军委像”。 受访者供图

  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何军委:AI能画大写意吗?

  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上,有位朋友将我的作品《齐白石像》和我的照片“喂”给AI,要求AI仿照画作,将我的照片“画”成一幅水墨大写意作品。这位朋友说现在AI在艺术创作方面已经很厉害,我也很期待。但朋友输入几次指令,最后生成的“泼墨+大写意”作品让人大失所望,因为AI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它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把握,对中国绘画语言的理解,还有笔墨语言的表现,都很不到位。仅从这次的“创作”就能看出AI对大写意的理解还比较低端,“用笔”不受控制,全是墨点子,氤得一塌糊涂。要说有什么优点,我只能说AI画画的速度挺快的。

  AI搞艺术创作,与人的创作有什么不同?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创作主体不同,这是决定性的因素。

  惟人万物之灵。艺术家经过多年积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绪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是不可复制的,是唯一的。这样的艺术是有温度的。AI没有情感,AI艺术也是冰冷的。它可以储存大量数据,可以汇总已有的艺术家的各种风格,并基于数据进行模仿,但它不会自主思考。缺乏思想内涵和情感的作品,甚至不能称为原创。

  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表达,并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点——达到这个点,就在一瞬间。AI是抓不到这个点的。

  我们可以想象,王羲之写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后,就算他本人想再写一次,也很难复现前次的状态。因为能量的迸发总是在灵感火花闪现的瞬间,在不同环境中,在不同感情状态下,灵感火花的亮度、色彩都是不同的。你对AI说1+1,它得出的就是2;如果让艺术家1+1,得出的是无限量。

  创作是心念一动,然后在纸上升华。我们常说“意在笔先”,但最后画出来的画面和一开始的预期一定是有区别的。齐白石画螃蟹,每一幅都有区别;徐悲鸿画奔马,每次也一定会有变化。艺术家都是有感而发,心情、情绪不同,创作的作品就会不一样。

  中国传统绘画还会受到笔、墨、宣纸等材料的影响。比如写意画所用的宣纸必须是生宣,其吸水性和渗水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因此用生宣作画有不可预知性。这种“不可预知”让艺术家着迷,也是吸引书画家乐此不疲地进行创作的元素之一。同时,这种“不可预知”也说明了艺术创作的“不可复制”。

  中国画有山水、花鸟、人物三科,其中山水、花鸟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I根据既有规则生成的山水画,也许装饰效果很好,但在笔墨上达不到——中国画的灵魂在笔在墨,AI生成的画缺乏气韵,流于形式,就是一件工艺品。

  而且,AI可以轻松生成100幅一模一样的作品,这种“可以重复”是致命的。如前所述,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从古到今,那些作品传世的艺术家,每一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其实是个人审美取向的区别。比如书法,“颜柳欧赵”(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欧洲学者谈人工智能发展:各项挑战应合作解决

    欧洲学者谈人工智能发展:各项挑战应合作解决

  • 中新健康丨“80后死亡率”为何出现误导数据?专家解读

    中新健康丨“80后死亡率”为何出现误导数据?专家解读

  • 汇丰看好中国人工智能带来的市场机遇

    汇丰看好中国人工智能带来的市场机遇

  • 号称“地球上最聪明的AI”,马斯克发布了

    号称“地球上最聪明的AI”,马斯克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