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草 新能源企业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4-07-03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张文晖)中央企业正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能源发展赋能生态治理。 近日,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绿色创新发展”采访活动,去到位于新疆和田的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新疆和田万亩治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张文晖)中央企业正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能源发展赋能生态治理。

  近日,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绿色创新发展”采访活动,去到位于新疆和田的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新疆和田万亩治沙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成片的狼尾草破土而出。在多样化试验区,还种植有西红柿、茄子、高粱等农作物,让人很难相信这里竟然是有着“死亡之海”称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在采访活动现场,一股强劲的大风席卷沙尘而来,原来的晴空迅速被黄沙弥漫,让人睁不开眼。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自开工已遭遇十余次的沙尘暴天气。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想要治沙绝非易事。根据中广核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广核在南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建设了万亩沙漠土壤化改造试验示范项目,总覆盖面积1万亩,包括管线水路施工、10千伏供电系统、土壤化改造、耐旱作物种植、1兆瓦自发自用光伏等。目前,中广核高标准如期完成了5口机井施工、11公里场内道路全线贯通、10千伏线路架设、14公里管网工程铺设、观景台及临建设施搭设,1兆瓦光伏示范区建设,改土完成1万亩,播种完成1万亩。

  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创新技术的加持。中广核新疆和田万亩治沙采用“沙膜”技术,辅以生物治沙及“光伏治沙”技术,实现土壤化改造的目的。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沙膜”技术是通过在沙地中添加植物纤维黏合剂,从而改变沙粒力学特性,增加沙粒聚集度,使其具备结团能力,可保水、保肥,承载植物生长,有利于建立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与传统的工程治沙法、化学治沙法、生物治沙法等沙漠化治理技术相比,具有见效快、效果优、产量高、施工便捷、适用性强等优势。

  通过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牧草种植,如今,中广核实现了连片沙地防沙固沙与绿化覆盖,为当地带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的持续改善,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每年可新增苜蓿等干草饲料供应约3000吨,可满足400头牛或5000只羊的饲草要求,能够带动当地税收和就业,增加农户和养殖企业收入。未来,还将组织种植西瓜、旱稻、土豆、沙枣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持续推动新能源与绿色农业融合发展。”项目负责人表示。(完)

【编辑:张子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基础开始打桩

    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基础开始打桩

  • 2024年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

    2024年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

  •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广西全力做好建设项目涉林要素保障

    广西全力做好建设项目涉林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