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中国科大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3-10-08

齐齐哈尔新闻网合肥10月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 类星体是一类非常明亮的河外天体,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

  齐齐哈尔新闻网合肥10月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

  类星体是一类非常明亮的河外天体,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持续吞噬所处星系核心区域的气体。巨大的引力势在气体形成的吸积盘上得以释放,转化为热能和电磁辐射,使得星系核心异常明亮。类星体也因其超高的本征亮度而被称为宇宙中的“超级巨兽”。

  据悉,这一发现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科研人员还进一步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远比经典吸积盘理论预期更软,对经典吸积盘辐射模型给出了严重挑战,有力地支持了具有普遍盘风的吸积模型。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

  观测上发现,越亮的类星体(黑洞质量越大)具有相对越弱的发射线(可由更软的极紫外能谱解释),即著名的Baldwin效应,也似与经典吸积盘理论模型一致。

  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的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不依赖于本征亮度,不仅表明本征亮度差异无法解释Baldwin效应,还显著挑战了标准吸积盘理论预言。同时,作者给出了Baldwin效应的可能新物理起源:越明亮的类星体,其吸积盘热涨落越小,从而无法产生较多的发射线区云团。

  该研究还发现,类星体的极紫外平均能谱比所有前人的研究结果都更软。这个超软的、不依赖于本征亮度的极紫外能谱很好地契合具有盘风的吸积盘模型预言,表明类星体中普遍存在盘风。

  该项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大质量黑洞吸积物理、黑洞质量增长、宇宙再电离、宽线区物理起源、极紫外尘埃消光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完)

【编辑:唐炜妮】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伽马暴如何形成磁陀星?中国天关和极目卫星联手揭示直接证据

    伽马暴如何形成磁陀星?中国天关和极目卫星联手揭示直接证据

  • 上海科研团队揭秘“保温杯”淡化海水的奥秘

    上海科研团队揭秘“保温杯”淡化海水的奥秘

  • “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黑洞周围耀斑如何形成?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利用3D技术更清晰呈现

    黑洞周围耀斑如何形成?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利用3D技术更清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