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冬至阳生春又来!专家提醒:提高机体对寒冷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2-12-23

随着冬至的到来,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专家提醒,在冬至寒冷阶段,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饮食起居、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做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央视网消息:12月22日5时48分,迎来我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冬至。在古代,人们把冬至当成新的一年来计算,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冬节”。随着冬至这天到来,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各地气候都将进入“数九天气”,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阳生春又来!专家提醒:提高机体对寒冷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即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此时太阳黄经达270°,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会逐渐增长。

冬至阳生春又来!专家提醒:提高机体对寒冷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随着冬至的到来,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冬至阳生春又来!专家提醒:提高机体对寒冷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我国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虽然,古代没有现代科学的出现,但古人们通过细心的观察留意到了冬至的特殊性,充满了智慧。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和南方冬至有吃饺子、吃汤圆等习俗。专家提醒,在冬至寒冷阶段,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饮食起居、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做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编辑:田博群】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寒潮将影响我国大部!气象专家提醒:对春运交通影响大

    寒潮将影响我国大部!气象专家提醒:对春运交通影响大

  • 专家提醒孩子要慎用镇咳药

    专家提醒孩子要慎用镇咳药

  • 元旦春节出游需注意什么?专家提醒:备好保暖物品和药品

    元旦春节出游需注意什么?专家提醒:备好保暖物品和药品

  • 寒潮持续,局地或有雪灾风险!气象专家提醒

    寒潮持续,局地或有雪灾风险!气象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