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要让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参与到运动当中,每一根神经都迅速进入到运动状态,调动全身器官的运动机能。热身阶段是为了调整步伐、姿态和呼吸,以方便在慢跑过程中调整呼吸和心率,让跑步过程更加舒适。
2、落地缓冲
如果你有仔细观察过他人跑步,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全脚掌着地,落地时的声音也比较大。正确的动作是在跑步时,腾空脚落地时要中位脚先着地,这是对于脚踝、膝盖的一种保护,防止骨膜炎的发生。
3、摆臂
摆臂是在跑步过程当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使身体更自然的摆动。摆臂时手尽量放松,自然握拳,肩膀与手肘放松,肘关节大约呈90度。手臂摆动幅度不应过大。只要记住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自然的随着脚步而摆动。
4、抬头挺胸
保持抬头挺胸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以及建立正常的记住状态。因为你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在不断的消耗能量,易出现疲劳状况,这时如果你能用你的意志挺起你的脊梁,那么你要改善驼背状况其实就很简单了。
5、呼吸节奏
慢跑需氧量较小时,仅用鼻子呼吸即可。当速度加快或者长跑,可以张嘴配合呼吸。呼吸与步伐相结合,可以每2~3步一呼、2~3步一吸。注意呼吸的深度,在长时间的跑步同时,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而深呼吸会解决这一状况。
6、心率
慢跑作为一种养生的有氧运动,就要和快速跑区分开来。一般来说,适合身体锻炼的心率律动次数是:(220-年龄)×60%左右。大家跑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测量以下。
7、头与肩
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动力伸拉——耸肩。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8、臂和手
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抬肘摆臂。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9、步幅
在跑步中步幅小的目的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用力强度,目的是尽可能的延长跑步的时间。有许多人在跑中过多地脚腕儿用力,还没跑多远就出现局部疲劳,往往使人放弃跑步。步幅小但动作要均衡。
10、整理活动
每次运动后感觉心力俱乏时,应适宜的放松,如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等,会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快速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