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组图】1/430000!一文探究美国女排长盛不衰的造血机制(2)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7-20

据了解, 每年只在暑假的8月中下旬期间,有2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全天训练。 在每年9月到12月的大学生女排联赛赛季,运动员每周可以训练20个小时。而在赛季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每周的训练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 南加州

  据了解,每年只在暑假的8月中下旬期间,有2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全天训练。在每年9月到12月的大学生女排联赛赛季,运动员每周可以训练20个小时。而在赛季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每周的训练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

  南加州大学在2016年以3比1击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后,迎来球队历史上的第1000场胜利,这一成就也使南加州大学成为美国大学女排历史上第17支赢得千胜殊荣的球队。

  美国大学女排校队不仅有严格的选拔标准,高水平的教练团队也是帮助队伍提升实力的重要因素,很多高校女排队伍的主教练都有执教国家队的经历。例如率领美国女排夺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银牌的名帅休-麦卡琴卸任后转入明尼苏达大学女排执教。

  此外,在大学校队里,尤其是竞技水平很高的队伍,队员们都可以接受学校体育部体能师、康复师的专业指导和训练。

  而在身体素质和技术专项训练之余,主教练也非常重视队员“球商”的培养,看比赛录像,战术分析,这些都已经是大学女排队员们的必修课。

  女排豪门俱乐部瑞士苏黎世七月初签下的美国超级副攻新星lnky Ajanaku,正是出自斯坦福大学

  一位重庆的高中女排教练向体育产业生态圈表示,“目前国内的基层女排训练,还在沿用老一套的训练模式,对比赛的战术分析和理论研究涉及得很少,一方面是数据技术等硬件条件投入不够,另外就是我们教练自身的水平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很多时候老的东西与最新的排球思维和运动员培养理念差距很大,已经脱节了。”

  而NCAA方面,校队的成员来自于多个学科背景,有学政治的,有学历史的,还有经济学的,学习领悟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强。郎平早在执教美国女排国家队期间就曾表示,在带领美国女排日常训练过程中,不能按照之前执教中国队的方法进行。美国队队员有非常强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训练和比赛中也会对她本人的一些技战术指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但在实战中理解并领悟到教练的战术意图后,就会去坚决执行。

  三、青年女排的训练和比赛,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中国女排在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以外,也极其重视培养年轻运动员阅读比赛的能力,锻炼在对手的战术和人员变化时能做到自身的及时调整。

  一位上海的女排球迷向体育产业生态圈提到:“现在中国女排的新人们打球气质很好,很拼,但在比赛中的临场应变能力还非常欠缺,确实参加比赛的机会还是太少了。之前大赛因为郎平的经验和执教能力,总能在赛场上去帮助队员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但这种能力还是需要队员自己掌握并能发挥出来,不能总是依靠教练。”

  很显然,年轻运动员经验的积累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才能收到成效。

  美国大学生女排与天津女排交流比赛

  美国女排虽然没有职业联赛体系,但其国家队队员能够征战意大利、土耳其、俄罗斯等世界顶级女排联赛以保持竞技水平,大学生女排联赛的赛场则为国家队源源不断地输送和培育青年后备人才。NCAA第一等级的351支运动队自愿结合组成了36个联盟,每个赛季先在联盟内比赛,然后再进行跨联盟的全国季后赛,赛事限制了职业或专业运动员的加入,以保障比赛公平性和青年人才的锻炼。

  四个月的比赛周期也给各支运动队在训练之余提供了专业对抗、实战磨合的机会。尽管有人认为美国大学生女排训练时间比较少,技术略显粗糙,但从近两年到中国来交流的大学生代表队的实力来看,并没有与我们国家职业女排队伍有特别悬殊的差距,比赛成绩也是互有胜负。

  美国大学生女排参加中美女排对抗赛

  相反,我们国内女排年轻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少,竞技水平有差距,主要依托国少、国青队体系参加国字号比赛。之所以目前中国女排宁可牺牲比赛成绩,也要锻炼新人,主要因为目前国内年轻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对抗的实战机会太少,缺乏大赛经验,只能把国家队的一些比赛当做新人们的练兵场,帮助年轻运动员快速成长和经验积累,这也确实是目前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正是国内青年女排高水平赛事的缺失,导致了国家队频发出现新人在国际赛场“以赛代练”的恶补模式。

  目前中国足协为了让年轻运动员能够在更高水平竞赛环境中锻炼,也正在就U20参加德国四级联赛的相关工作与德国方面进行具体的洽商。中国篮协也在安排国家队赴美(未成行)、赴澳拉练参赛,这都是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

  毕竟,对于女排而言,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未来能否长时间保持在国际排坛一线水平的关键因素。而这显然不能依靠郎平的个人魅力,更不能依靠“大国家队”战略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排球的造血和青训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官网、微信、微博:体育产业生态圈,聚合体育产业优质内容与人群的平台,欢迎关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