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7-13

在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参与着组织工作,共同缔造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让世界为之惊叹。北京奥运会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在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参与着组织工作,共同缔造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让世界为之惊叹。北京奥运会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奥友。时隔八年,一些奥友们“回家”了,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一员,继续为奥运服务。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4月,北京冬奥组委首次社会招聘笔试现场

2017年3月20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启动首次社会招聘工作,面向全球聘请英才共同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身处不同岗位的北京2008“奥友”们,再次因为同一个梦想重新聚集到了一起,踊跃报名、积极备考。7月10日,北京冬奥组委首批社会招聘的30名新员工正式入职,在他们之中,共有10人拥有着往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经验。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7月10日,北京冬奥组委首次社会招聘人员入职见面会现场

票务专家刘威

他创造了北京奥运95%的售票率 冬奥期待再创惊喜

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票务中心门票销售处担任副处长的刘威,今年47岁。入职北京冬奥组委之前,他就职于一家旅游公司,是中国奥委会辖区票务总代理项目负责人。离开北京奥组委的八年时间里,他始终没有离开热爱的奥运事业。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2006年,刘威作为北京奥组委员工被派往都灵实习工作

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刘威作为北京奥组委的员工被派往都灵实习工作,那是他第一次和奥运会结缘。在都灵,他感受到了冬奥的激情与魅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从票务中心的筹建、服务商招标、采购再到销售,刘威全程参与其中。“门票是大众参与奥运直接的方式,看似一张小小门票背后却是一个庞杂的统筹过程,票务的周期长,从坐席分配、票价制定、赛程更新到制票销售,整个准备期要几年的时间。”刘威介绍。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北京2008年奥运会门票

在刘威所在的票务团队的辛勤努力下,北京奥运会票务工作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可销售门票共计680.43万张,实际售出646.41万张,销售率达95%,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刘威清楚地记得这一天他和奥友们一起守着电视直播,也是从那一刻起,刘威便有了重回北京冬奥组委的想法。

他说:

记得申冬奥成功那天,我们很多‘奥友’一起庆祝了很长时间,大家都在谈论,什么时候2022组委会再招人,我们就再去考。这种激动的心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是我心中的奥运情结,能够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行业,这是我的荣幸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2006年,刘威作为北京奥组委员工派往都灵实习工作

为了考试,刘威做了精心的准备,每天练一个小时的钢笔字,还翻出了不少当时北京奥运会时的资料复习。“既然想要继续参与奥运,我就一定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我有经验,但是冬奥组委的竞争也同样很激烈。”已经47岁的刘威说。

已经做了14年体育赛事票务工作的刘威又来到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上,相比于北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的票务工作有着独有的特殊性。刘威说:“冬奥会因为场地和项目的原因,在坐席分配上有一些特殊性,但是整体的流程和机制是一致的,我们有信心可以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冬奥会上,再次为世界创造惊喜。”

奥运村大管家董蕊

她为1.6万运动员提供住宿服务 冬奥再次温暖世界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北京冬奥组委新入职员工代表董蕊(中)发言

7月10日的北京冬奥组委新员工见面会上,董蕊作为新员工代表发言。八年前,她是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奥运村处的项目主管,为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最贴心的住宿服务。北京奥运会闭幕后,她所在的部门收到了来自各国运动员和官员的众多感谢信和纪念礼物。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董蕊曾担任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奥运村处的项目主管

因为一本杂志,董蕊关注到奥组委。“2004年底的时候,我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北京2008年奥组委工作人员那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工作,当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了。2005年,我有幸通过考试成为北京奥组委的一员。”董蕊说。

董蕊所服务的奥运村是北京奥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也是所有媒体和社会最关注的“神秘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官员在这里住宿生活、体验中国文化。

永恒的奥运情结 :奥友“回家” 冬奥继续创造惊喜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奥运村

二十几个工作人员,统筹9000套公寓和数千人的团队,服务1.6万名运动员,这些庞杂的数字背后是董蕊和她的团队辛劳的工作。董蕊回忆,为了能够给1.6万运动员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奥组委奥运村处的同事们每天都要与各个部门协调开会。他们还别出心裁地为42栋运动员公寓专门安排了“楼长”,全程为运动员的起居服务,收到了各国参赛队员的好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热闻|全满贯!中国选手林孝埈已集齐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亚冬会赛事冠军

    热闻|全满贯!中国选手林孝埈已集齐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亚冬会

  • 美国高山滑雪名将沃恩宣布复出:剑指2026年冬奥会

    美国高山滑雪名将沃恩宣布复出:剑指2026年冬奥会

  • 冬奥冠军小林陵侑将缺席跳台滑雪世界杯波兰站

    冬奥冠军小林陵侑将缺席跳台滑雪世界杯波兰站

  • 2026年米兰冬奥会赛程公布

    2026年米兰冬奥会赛程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