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运要靠自我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国球乒乓的商业困局与“第三次创业”的时代背景,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文/郭 阳
里约奥运,中国军团谁最火?答案自然是中国乒乓球队!从张继科,到马龙,再到“不懂球的胖官员”,胖球CP……一系列的明星与话题,让“国球”乒乓迸发出了惊人的魅力,无数段子和视频都被翻了出来,得到一轮又一轮的广泛传播。
知乎网友的一段回复也带我们领略了那股热潮——
里约之后9月开学初,我学妹在微信里给我大呼小叫,说今年体育课乒乓球班都炸了,平时几个系的一个年段合起来才开两个班,至多七八十人,这学期报名有三百多个……然后学校的乒乓球社团吸了仙气一般,靠着继科马龙的海报招新,咸鱼翻了身。
但事实上,即便贵为国球,在“第三次创业”之前,乒乓球也一度陷入了商业化的窘境之中。
乒乓火爆难掩乒超“裸奔”窘境
尽管奥运会之后,乒乓球的影响力延续到了联赛的赛场上,帮助乒超在2016年上演了“20年最火”赛季,但这仍然无法掩盖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乒超联赛概况
Via 北京商报
在赛场展示方面,2016乒超总决赛运用了多种推广手段,提出了“荣耀乒超,传承经典”的口号。在线上,央视转播24场比赛,并且首次尝试商业网站合作直播,增加官网、乒超微信公众号、微博与球迷互动。
在线下,总决赛现场拿出一整套声光电效果,LED发光球台即时呈现比分和图像,给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提供了科技视觉享受,甚至还架设了两套VR设备。现场的火爆气氛,让不少乒坛名宿都连挑大拇指。
2016乒超的这一连串的投入不可谓不努力,也收获了一定的效果——现场观众平均每场1000人左右,电视收视率平均在0.2左右,网络直播每天点击量在16万人次,常规赛结束前共有2400多万人次收看直播。这些数据都比往年有一个跃升。
然而,问题同样存在着,首先一个,乒超联赛依然没能得到赞助商的青睐。
据了解,2015赛季,乒超联赛2015年最终的冠名赞助商是权健集团,据了解价格是1000万,远低于3000万的运营成本。但这对比2014年没有赞助商的“裸奔”已是进步。但当2016赛季开出3000万元的赞助招商价格时,由于时间紧张等种种原因,虽然找到了茅台、联通等4家赞助商,但乒超再一次没有找到总冠名赞助商,尴尬“裸奔”了。
此外,2016赛季也是第一次放开俱乐部服装权益,各俱乐部可以自己找服装赞助,这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效果,但显然进一步降低了乒超联赛的收入。
从百度指数来看,2016乒超对比此前赛季有跃升
究其原因,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双轨制”成为了一大问题。由于俱乐部对运动员只有使用权,且一年至多20场比赛,再加上2016奥运年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很重,导致联赛和俱乐部赞助商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投资热情自然会减少。
而且,即便是乒乓球运动员火了,俱乐部也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好处。按照《乒超联赛竞赛指南》规定:凡是运动员的肖像权归中国乒协所有,即使俱乐部赞助商也不能让自己赞助的队员为企业代言广告。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鲁能俱乐部官员的说法,“一场国手参加的活动,收入的45%归乒羽中心所有,15%上交国家队,队员可以留下15%,俱乐部的收益只有25%。”
实际上,3000万元并非天价,中国国球的无形资产其实远远不止3000万元,但只有乒超在目前环境下冲破市场瓶颈,提升市场开发能力,甚至去着手解决一些体制问题,才能真正带来乒超市场的繁荣。
此外一个影响乒超发展的因素,是球员的归属权与球队的不稳定。在刚刚推行自由摘牌的2006年,马琳居然拍出了501万的天价。然而短暂火爆后,乒超便在2012年设置了400万元的转会上限来给球队解压,并且宣布球员的归属权归球队所有,时间长达4年。
新条款带来了一些问题,在2015年7月,张继科与鲁能因为合同中的奖金问题闹了一波罢赛,虽然舆论都在抨击鲁能,但是据梯队建设合理的山东鲁能表示,他们养了各年龄层20余位运动员,对于张继科这样选手每年投入在500万上下,也无法承受免费放走张继科的损失。当然,2016赛季,张继科最终因伤没有选择参赛。
▼张继科当时的微博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主办方能力的不足。
为了在奥运年节约时间,2016乒超第二阶段主客场淘汰赛改为赛会制,几天内打完,这本身对于各支俱乐部来言就是一个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