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一篇干货带你认清耐力运动的训练负荷本质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6-23

之前的多期学术派,我们介绍了很多有趣的耐力运动训练方法和结论。在公众号的后台回复中,小编看到不少读者都对科学训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大家普遍反映,由于缺乏有效的渠道,难以系统了解很多相关背景知识。 凡谈及运动训练,其实是向人体施加训练

之前的多期学术派,我们介绍了很多有趣的耐力运动训练方法和结论。在公众号的后台回复中,小编看到不少读者都对科学训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大家普遍反映,由于缺乏有效的渠道,难以系统了解很多相关背景知识。

凡谈及运动训练,其实是向人体施加训练负荷,以期发生疲劳-适应而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而训练负荷又与训练量和强度密切相关。

为此,在接下来的学术派中,我们将介绍来自上海体育学院黎涌明老师于2015年发表在《体育科学》上的一篇文章:《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与强度》(体育科学, 2015, 35(2): 67-72.)。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周期型耐力项目训练中的诸多理论基础,文字浅显易懂,特别能够帮助零基础的小白快速了解这一领域。

论文作者:黎涌明

德国莱比锡大学体育科学专业博士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人体运动的动作和能量代谢特征、训练监控与评价,体能训练。

由于文中细节众多,我们将该文一分为二,在本期导读中先行介绍人体生理学与训练之间的关系。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相信读完这一系列文章都会对耐力训练拥有更加清晰透彻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周期型耐力项目”?小编专门查阅了相关文献。所谓“周期性耐力项目”,是指在一定频率下进行连续性和重复性用力的项目,诸如跑步、自行车、游泳、赛艇、皮划艇和速度滑冰等;与之相对的则是“非周期项目”,如诸球类运动、摔跤等。

对于周期型耐力项目,训练负荷的量与强度更易于进行量化记录和分析。然而,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同周期性耐力项目在训练负荷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主观意志,还是人体的生物学特征?

首先,作者从生理学角度,介绍了人体代谢方面的知识。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磷酸原、糖酵解和有氧三大供能系统。这三大供能系统有着不同的能量供应功率(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供应量)和能量供应能力(总能量供应量),其中:

磷酸原供能系统的功率最大,但是做功能力最小,可持续时间最短(<10 s);

有氧供能系统的功率最小,但是做功能力最大(取决于糖和脂肪的储量),可持续时间最长(长达数小时)。

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强度一般可表示为运动学强度(如速度和功率)、生理学强度(如心率、血乳酸和摄氧量)和心理学强度(如自我疲劳感觉度,RPE)。训练强度越高,这种强度下可持续的运动时间就越短。

按照生理学特征,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强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区间。这三个区间分别对应为有氧强度(低强度)区间、有氧–无氧混合强度(中等强度)区间和无氧强度(高强度)区间。

区间1强度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供能系统,能源物质为糖和脂肪;

区间2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能源物质主要为糖;

区间3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主要来自糖酵解供能系统和磷酸原供能系统,能源物质主要为糖。

周期性耐力项目的三个强度区间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生理学强度随着运动学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但是不同生理学指标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当运动学强度低于最大乳酸稳态(小编注:即乳酸阈/无氧阈)强度时,心率和摄氧量随运动学强度的提高而成线性提高,血乳酸随运动学强度的提高不变或缓慢提高;

当运动学强度高于最大乳酸稳态强度时,心率的提高进入一个对数曲线状的缓慢提高期,直至达大最高心率(曲线Ⅰ),摄氧量的提高则由于运动效率的下降,进入一个指数曲线状的快速提高期,直至达到最大摄氧量(曲线Ⅱ),血乳酸随运动学强度的提高也呈指数型快速提高,直至达到最大血乳酸(曲线Ⅲ)。

虽然不同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强度划分的依据一样,但是不同周期性耐力项目对应的乳酸阈/通气阈/最大乳酸稳态却可能不一样。

如跑步、游泳、自行车、赛艇、皮划艇和速度滑冰的最大乳酸稳态分别为3.44 mM、3.25 mM、4.92 mM、3.05 mM、5.40 mM和6.60 mM 。(小编注:这一点特别值得铁三玩家注意,同一生理指标在不同运动中的标准并不相同。)

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一般可表示为训练时间(如小时)或训练距离(如公里)。不同项目由于运动方式的不同,年训练时间和训练距离不一样:

自行车和游泳由于有器材(如自行车)或运动介质(如水)支撑,运动中对支撑关节的冲击小,因此可训练时间最长(>1000小时/年);

皮划艇和赛艇同样有器材(如船)支撑,但是运动过程中腰部需要反复屈伸或旋转,可训练时间较自行车和游泳小(约800小时/年,也可见>1000 小时/ 年的案例);

越野滑雪尽管在运动过程中重心起伏小,但需要以站姿支撑自身体重,膝和踝关节需要承受一定的冲击,因此年可训练时间也较自行车和游泳小(约800小时/年);

长跑和定项越野属于跑步类项目,运动过程中重心起伏最大,下肢关节承受的冲击力最大,因此年可训练时间最少(约600小时/年)。

不同周期性运动项目年训练量/距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壹点海报|亚冬会即将落幕,9张海报带你回顾山东健儿荣耀时刻

    壹点海报|亚冬会即将落幕,9张海报带你回顾山东健儿荣耀时刻

  • 热“雪”沸腾!运动员明星带你玩“high”冰雪运动

    热“雪”沸腾!运动员明星带你玩“high”冰雪运动

  • 侃球互动赢CBA球票!山东男篮主场战浙江,壹点带你去现场助威

    侃球互动赢CBA球票!山东男篮主场战浙江,壹点带你去现场助威

  • 燃战鲁京,互动抢票!山东男篮首战北京,来壹点互动带你现场看

    燃战鲁京,互动抢票!山东男篮首战北京,来壹点互动带你现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