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天真了,天底下哪儿有绝对的公平。
为什么要再三强调裁判的权威?为什么要规定裁判的打分有最终效力?还不是因为争议必然存在。如果裁判的决定允许讨论,那得有多少运动员排着队去和裁判讲道理?
都说马术是最平等的运动,这不错。但是,“平等”不等于“公平”。举个例子,就说比赛吧,除去国际大赛不谈,在常规性的国内或是地方比赛中,业余骑手和世界排名前几的大骑手在低级别赛事里同场竞技是常有的事,比赛结果往往赢的还是业余骑手。为什么呢?业余骑手骑的是12岁比赛经验丰富的马,大骑手骑的是4岁才训了一年的马,你说谁占优势? 就是这么“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和“平等”一样,是马术运动的一个特色。多亏这个特色教会了马术运动参与者如何对待比赛,如何对待成绩:最值得在乎的并不是胜败,而是通过赛场表现总结自己和/或马匹哪里进步了,哪里还不足。
跑题跑得有点远了。回头来说裁判的事。
毋庸置疑,凡是通过正经资格认证的裁判,绝大多数的职业水准还是靠谱的。然而,裁判毕竟是人不是机器,是人就会主观,是人就会有偏好,是人就难免犯错误。否认这一点同样不科学。
在马术项目中,障碍赛是争议最少的。打杆没打杆,拒跳没拒跳,只要不瞎就不会看错;至于虐马,鞭子抽了三下还是四下,马体上有血没血,也都人证物证必定俱全,没什么可争的。即便如此,去年里约奥运,裁判说Nick Skelton水障踩线罚4分,Nick 说自己没踩,不就申诉了吗?今年伯明顿大赛,裁判说 Ingrid 打断了障碍的安全锁扣罚11分,Ingrid 说我碰都没碰,不也申诉了吗?好在这些问题只要录像回看一下基本就能水落石出。
要说吐槽裁判的重灾区,非舞步比赛莫属。虽说判分有标准,但是标准的界定可没有打杆,拒跳那么清楚。一个动作是“完成”,还是“满意”,还是“相当好”,老实说全凭裁判的感觉说话。倘若把一场比赛所有骑手的视频都放出来,然后对照着裁判的给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复盘比较的话,相信我,剪不断理还乱,官司根本打不完。
你说FEI认证裁判不一样,训练有素,绝对不会乱来?真未必。远的例子就不举了,说个近的吧。还是今年四月的伯明顿大赛,世界最高等级的三项赛,舞步部分请来的三个欧洲裁判都是 FEI 的高等级裁判。按惯例,BBC 还找了英国国内的两位舞步界大咖来给观众做现场点评,电台电视直播的。两位大咖整整两天火力全开,全程吐槽裁判不公。某骑手一个动作明明完成的还不错,两个裁判给7分,偏偏M点裁判咣当砸下来个4.5分,你给个6分倒也罢了,4.5是动作基本没完成好嘛,差的也太远了。接下来某骑手明明 fly change 搞砸了,两个裁判打4分,偏偏C点裁判祭出个6.5,连我这个外行都忍不住怀疑她刚才是不是打了个盹。这样的故事一再发生,最后两位讲解真正是到了无力吐槽的境地,只能叫好“这分打得绝了”,“干得漂亮”…… 后来有一位实在是觉得孰不可忍,提议说“你看马上就是午饭时间了,要不要去和她们进行一个亲切友好的交谈啊?” 另一位回道 “可别去自找没趣了吧,(咱俩都吐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进门人家就得让我们滚出去”。(无奈摊手)
除了具体动作评判外,还有一些默认的不公平,像出场顺序。如果出场顺序对成绩完全没影响的话,你以为为啥每次要抽签决定哩?
第一个出场的和最后一个出场的分数偏低,这是公认的事实吧。第一个出场的有点像定调子的,裁判通常都会手紧一些。噢,做得好,给你个7.5!后面有比你更好的你让裁判怎么办,8分?9分?人人分数都直追 Isabell,那不乱了套了。最后一个也比较惨,裁判累了半天了,好容易要结束了,精神一振,格外谨慎:做的是还不错,可是和前面那么多选手比…… 除非你明显比其他所有对手都强一截,否则分数一定偏低。
先入为主打印象分有没有?太常见啦。同一个骑手参加两个科目的比赛,第一个科目没做好很不幸,倘若第二个科目还是同一个裁判判裁,那就更不幸,做得再好分也有限。Cob 在舞步比赛中一般得分偏低,既没 pony 萌,又没 horse 威猛,不讨喜难道不是很正常。还有啊,在A前面出场的选手动作质量特别高,在B前面出场的选手做的特别烂,即使A比B完成得好,往往还是B分高,你要拿视频去讲理吗?裁判说了算。
写了这么长,倒不是为了加入吐槽裁判大军,那边儿已经够挤的了。
外部环境纷纷扰扰很多因素不可控,既然选择了参与,就要接受所有的如意和不如意。骑者能做的只有踏踏实实地打磨每一个动作,完善每一点细节,享受每一分乐趣。
天太热了,简直就像▼
既看热闹,也懂门道
--------------
*感谢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