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远房舅舅,平时痴迷双色球,每次买完回到家,都要把彩票放在墙上的钟后面。
一直不知其意,直到后来一次他和我解释:“放在壁钟后面,谐音必中,图个好彩头。”这么多年,老爷子虽然没中过几次奖,但依然乐此不疲,这也算是他的一种攒人品的方式吧。
其实,在咱们买球的群体中,类似攒人品的行为也挺多,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论封建迷信对于买球的重要性。
平时买球的时候,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对接下来的比赛产生影响。
说到攒人品,很多朋友估计都有同感,有些事情在买球的时候是坚决不能做的,一旦没有遵从,破了禁忌,那么就会导致黑单。
写这篇稿件之前,笔者在平时喜欢买球的朋友中做了个小调查,结果大家的回复十分踊跃,有一些行为简直匪夷所思。
而最奇葩的行为,是下面这位兄弟。
我的朋友欣仔,是一家小超市老板,平时喜欢没事买两场,走的是纯强弱对决蚊子肉路线。有天早晨聊起前夜战果,他愤愤地说:“妈的老子以后再也不用黑牙刷了!”
原来,这货头天晚上买了一场俄超强弱对决,积分榜头名莫斯科斯巴达主场对阵中游球队乌法,想吃口蚊子肉。睡前洗漱的时候发现牙刷该换了,就顺手从货架上拿了一支黑色的。
结果那场比赛斯巴达按着乌法的脑袋踹了90分钟,愣是一个球不进,各种门柱神扑,反倒是乌法一个反击就进球了,最终爆了个冷门。
事后,欣仔将黑单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换了黑牙刷,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不仅不用黑色牙刷,店里进货都不要黑色的。果然,他随后让厂家业务员上门调换走了所有黑牙刷,换成了别的颜色。黑单这个锅,强行让黑牙刷背了……
笔者也有一个小的禁忌:每次投注完成,必须第一时间退出网站的登录状态,然后迅速关闭网页,比赛结束之前绝对不点开。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以前有好几次买完之后瞬间被日,或者比赛还没结束时点开投注页面,结果被日。长期下来,心里自然就产生了抵触感,每次投注总会想起这种不愉快经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秒关页面的习惯。
上面的几个行为,不知道和你的是否不谋而合。
估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类似的经历,一旦触碰了禁区,心里就忐忑不安,总觉得败了人品要黑单。而在这些事情当中,有两种似乎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网上的存在感很高,你也可能听说过。
一曰:亮单死
投注单一定要自己偷偷藏好,千万不可以让其他人看,一旦亮单,必死无疑。
这种做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反正只要有人在网上贴出自己的投注单,十有八九会加上一句:“我要挑战亮单死!”仿佛亮单死已经成了买球界的一大魔咒。
当时,还有位老哥像模像样地分析了亮单死的所谓“科学依据”——亮单了,就会有人跟;跟的人多了,就会导致投注量上升;投注量上升,就会导致盘口过热;盘口一热,就会大热必死,导致你黑单。
这种思路,简直无力反驳……
二曰:反做法
这是比亮单死还要盛行的一种攒人品行为,发源于“足彩吧”,流行于各大足球直播间。
每次比赛,如果你看到有人拼命地为一支球队加油,别觉得他买了这支球队很多钱,十有八九是重注了对家。而在比赛结束,如果他一直加油的球队输了,估计会高呼万岁,“欧耶!反做法成功!”
其实,这样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真的迷信反做法,认为自己这么做真的能够攒人品;另一种则是装逼犯,用反做法的说辞来掩盖自己黑单的苦涩与尴尬。
上面的这些行为,你说它是封建迷信也好,个人习惯也罢,一旦触犯了,真是混森难受。
其实,不光咱们赌狗,就连场上的球员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迷信方式。英国的《太阳报》曾做过一个专题,我随便列几个,你们感受一下。
英格兰传奇射手莱因克尔,每次赛前热身的时候都不会练习射门,因为他觉得这个时候把球射进球门会占用进球名额,一定要把进球留到比赛当中。
布兰特担任法国国家队队长期间,每次比赛之前都要亲吻门将巴特兹的大光头,不亲心里没底。
阿根廷著名扑点球门将戈耶切亚的行为最重口味,只要点球大战来临,他都要在队友的遮挡下在场上小便,因为他觉得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笔者觉得这条有点扯淡,结果在网上搜到了体坛周报一篇对戈耶切亚的专访,他承认了这个习惯,并表示后来的点球大战中,主教练总会问他一句:你尿了没?
笔者之前当过一阵子足球跟队记者,对职业足球圈有那么一丁点了解,有一个禁忌是比较普遍的:球队的大巴车上是不能出现女人的,一旦出现了,会给球队带来坏运气。
这些行为和比赛结果有个毛关系啊,为何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呢?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玩意就是一种心理暗示,通过一种标志化的行为给自己增强信心,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仅此而已。
曾经有位老哥专门在自己的博客上批驳过这些行为,认为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但笔者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了,不如就由着它去,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点慰藉,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