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网球日志丨我学雨刷式正手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6-09

那时玩过两年网球了,我正手一发力,常会将球打高有时还飞出对方底线,就故意将拍面压低,可又容易击球触网,真是横竖不是,很为难了一阵。就自查原因,可能是自己的东方式握拍不适应,挥拍时稍不留神拍面会打开。便试着改为半西方式握拍,情况虽有所好转

那时玩过两年网球了,我正手一发力,常会将球打高有时还飞出对方底线,就故意将拍面压低,可又容易击球触网,真是横竖不是,很为难了一阵。就自查原因,可能是自己的东方式握拍不适应,挥拍时稍不留神拍面会打开。便试着改为半西方式握拍,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直线球还是打不好,上旋过网像送给对方一个月亮球。

一次我在网上偶然搜到一个正手雨刷式教程,便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看看能否治好自己这疑难杂症。便学这种正手击球,更巧的是,西方式、半西方式握拍正适合雨刷式动作。看教程后我的理解,传统正手是拍面与地垂直,拍面向前向上触球后随挥至非持拍手的肩上。如将拍子想象成扇子,就相当于用把扇子往前上方划个弧型扇扇,而这样自己是看不见扇面的(即拍面的网格)。而雨刷式把球拍拍面想象为刷子面,拍面向前向上刷过去,自己能看见网格,这当然是指在慢速时。

要将教材上的动作应用到球场上,也非想当然那么容易,一些曾经的动作记忆,稍不留神就会影现,如衣服上没洗净的顽固旧渍。这会扭曲你的动作,必须注意。再就是不能机械理解教材,我就曾犯过这毛病。刚开始雨刷时,按一般要求,拍面是垂直地面的,刷球是旋过去了,看起来中规中矩,但没什么前冲力。后来才知道拍面要保持一个前倾角度,手掌附着拍面击球,保障了手臂完整地通过球体。雨刷动作是一个边刷边用力向前推的感觉,否则只向上刷的话,击球毫无穿透力可言。

学习教材,最好结合看电视的赛事里,职业球员是如何使用这个技术的,收益最大。就能看到,他们正手上旋击球动作是用拍子从后向前向上推动球的。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电视上重放的慢动作。也有人称这为雨刷式随挥,我觉得这是以偏概全。因为它整个动作从引拍开始,然后拍面就如刷子面朝前微倾,而并不是用传统挥拍至触球后才变成雨刷的。通过击球点上继续向前加速推动来球、身体继续转动和手腕始终保持稳定通过击球点,随挥至非持拍手手臂边,而不是只有手腕在发力。

因为整个拍面始终朝向同一个方向,这极大增强了击球方向和高度的控制。因为是同时使用了肩膀手臂和手腕的力量来推动球拍的雨刷式路线,所以冲劲很足。也有人认为,称这为雨刷式正手不准确。但这只是一种形象比喻,让人便于记忆便成了一个技术名词。而正如大家常会说,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可这种修辞方法延用至今,才有文采飞扬的文章。别忘了,现在很多名词都是从原词的引伸义来的。如认真起来,网球这名称也可说不准确,隔网而打的还有羽毛球呢,如根据球体本身而言,该称“毛球”才对,但那不是在人的心里挠痒痒吗?玩笑扯远了,打住!(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牧鸟人)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再见”仍是女王!曾为网球梦缩胸,前女单世界第一哈勒普退役

    “再见”仍是女王!曾为网球梦缩胸,前女单世界第一哈勒普退役

  • 热闻|中国军团已有10人跻身澳网男女单打正赛,郑钦文首次以前五号种子征战大满贯!

    热闻|中国军团已有10人跻身澳网男女单打正赛,郑钦文首次以前五号种

  • 法国选手穆勒获得香港网球公开赛冠军

    法国选手穆勒获得香港网球公开赛冠军

  • WTA官方晒郑钦文澳网训练照:短袖上印有王冠,体型壮实了不少

    WTA官方晒郑钦文澳网训练照:短袖上印有王冠,体型壮实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