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遇到的网球球友越来越多,这颗跳动的黄色小毛球成了粘合剂,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聚集到了同一片网球场,哪怕是在走出校门之后球场友谊同样经久不衰。其中不得不提到我最铁的网球球友,我们相识在学校的旧网球场里,因为场地间没有间隔的网,所以球技欠妥的喔总是把球打到隔壁场地,直到对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帮我把球捡回来之后终于按捺不住心情了,他站在边上看了一会儿,然后说要不我们来对拉一下吧。他的球速并不快,但是非常稳,能够把我东倒西歪的球控制回场地当中,后来聊天才得知他也是自学网球一段时间而已,虽然能够拉球对抽,但是单纯的球路使他一直处于瓶颈状态。我们一拍即合,互留了联系方式,开启了风雨不改的约球模式。毕业两年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城市工作,我趁着假期去他的城市旅行,背着球拍和球鞋,一如校园放学时光,重逢球场上的欢乐。
彼此训练的岁月难以忘怀,从夏天的球场争夺战开始,我们每天下课都会第一时间背着球拍赶赴球场,夏天是打网球的好时光,傍晚下课以后总会有大批的爱好者过来运动,或许这就是网球的魅力,会打的不会打的都能在场地中央挥洒汗水。夏天的酷暑换来了黝黑的皮肤,也让大家的球技与日俱增,从当时勉强接住球到现在的顺利对抽,书包里的网球换了一种又一种,陪伴我的球拍同样光荣入伍又退伍,我们就这样在大学的四年里以球会友,结识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有体育学院里专业的网球队友,也有文学院里藏龙卧虎的同伴,甚至还有住在附近的老师以及他们的家人,我们在傍晚在周末在假期里不约而同来到球场,感受网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也充分诠释这自己对于网球的热爱与钟情。
(用奖学金购置的第一块进阶网球拍)
离开学校快两年了,走到社会上开始工作,落脚的城市千千万万,那些曾经的球友伙伴如同蒲公英般散落天涯,剩下的时间似乎只能通过社交软件来聊聊最近的赛事和装备,手上的球拍已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尘,那些开封已久的网球因为长期搁置变得气压不足,弹跳的轨迹也不再那么顺畅,一切的一切像少了什么似的,生活失去了些许燃烧的动力,我知道网球的渐行渐远让生活少了更多的乐趣,但是现实情况中球场和参与者的缺失,让网球运动的发展寸步难行,也让曾经的网球爱好者不得不折戟沉沙,将一身本事束之高阁。
我工作的地方刚好是经济欠发展的基层县城,网球场对于这里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虽然在景区中有过一两个网球场的布设,但很快就被移作他用,成为停车场或者篮球场,人们对于网球的认识似乎还只是在电视上而已,从学校回来我开始多方寻找球场和球友,想要重拾网球运动,但是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网球拍,第一次看到网球,更不用提网球的击打和发力了。我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参加一场网球运动实在难上加难,无论是场地和人员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也都是必须要解决的。
令人庆幸的是场地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在工作单位的院子里有一片闲置的空地,因为单位远离城区,所以空地基本上没有汽车停放,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领导,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答应,于是一片DIY的标准网球场很快就呼之欲出了,在我们合力测量绘画界限之后,快递也送来了购买的球柱,一番鼓弄之后,闲置的空地变成了有模有样的网球场,那天午后我们站在阳光下看着完工的网球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单位院子自己动手DIY的网球场)
解决球场难题之后,我的同事成为了第一批志愿参加培训的运动员,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一如我当初学习网球的样子,不是接不到球就是把球打飞,学习进程十分缓慢。我有时候会忽然感慨起来,曾经站在对面奋力挥拍的自己已然成了所谓的小教练,虽然没能对得上这个称号,但是能够把网球运动的快乐传递出去也算是事半功倍了。特别是当同事朋友能够连续对抽之后,站在旁边都能感受出他们欣喜若狂地心情,就好像自己当年的第一个凌空抽击,第一个高压,第一个反手制胜分。
慢慢的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运动中来,除了没有网球基础的朋友外,那些大学放假回来的学弟学妹,还有曾经找不到球场和球友的爱好者,他们开始回到球场上,开始找回击球的感觉,也找回那份失落已久的快乐。远在广州的球友说这是一件让人佩服的事情,没有想到球场和球友都是自己双手造出来的,也没有想到对于网球的热爱能够如此刻骨铭心。
(和同事们一起在球场练习网球)
或许在很多地方有完善的球场,也有完美的装备,但是人们并不特别热忱,反倒是在物质稀缺的地方才显得格外珍贵,也正是这样的放大镜让我对于网球的想念更加深刻,我时不时会想起在学校的时光,那时候没有朝九晚五,也没有家庭负担,甚至没有多少学业压力,可以说是最轻松的岁月,如今生活的包袱渐渐加重,我们更应该珍惜难以得来的网球光阴,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无限的网球乐趣,或许你对网球并不特别感冒,有自己喜欢的运动和爱好,那么请好好珍惜,有机会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过往的时光难以复制,而假如我们没有遇见,那么想必会很遗憾,但庆幸你来到了我的身边,而我也没有再错过你。(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汉水)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