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BC不仅让高中生展现了自己、证明了自己,甚至还成为了叛逆期男生和家长沟通的平台。4月22日的决战夜,不少家长来到现场为自己的孩子加油。他们很乐于看见孩子来踢足球,因为除此之外家长跟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共同语言实在太少。而举家来参加一场校际足球赛,能让全家讨论好几天。家长们都感叹,自己的孩子在球场上原来还有另一面从不被自己所知。
冠军成员签名留念
用心才能被认可
尽管BGBC天生就拥有着其他赛事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这项比赛在举办两届后就获得了广泛认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做得用心。
“北京80%的业余赛事做得不如这帮孩子用心。他们场上场下都很业余,但专业可以去学,用心却是一种品质,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首届BGBC结束后,某位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相关人士在朋友圈如此感概。
开球门球
一届BGBC的比赛涉及二三十所学校,从小组赛到决赛要打几十场,可是组委会的经费只有区区10万元。场地、裁判、物料、奖杯、冠军衫、给球员买保险,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但在刘一鹤的带领下,他们却把这10万元花出了几十万的效果。
除了赛事所需的常规配置外,第二届BGBC还请来了专业的直播团队、摄像摄影团队,甚至还有现场解说嘉宾。每一场比赛前,组委会都会专门制作海报,每一支参与的球队即使是最不被关注的,也都因此收获了极大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是用钱换来的,而是用心。
“BGBC的比赛,主办方和参赛方是同龄人,沟通起来也是平等的。这是这项赛事最不一样的地方。”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儿子白清扬曾经参加了第一届BGBC,作为铁杆球迷的他如此评价这项比赛。
亚军赛后合影
业余赛事很容易让参赛者产生疏离感,踢完就完了,跟平时约场球没什么太大分别。BGBC的组委会和参赛队是同龄人,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上体会到参赛者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也从未将自己摆在参赛者的对立面,只要有合理诉求他们都尽量去满足。“一开始我特别想给每个球队的拉拉队做统一的助威服,但是经费不够了,最后就用每个队的主色调为他们的拉拉队做了加油手环。”谈起未能做成的助威服,刘一鹤不无遗憾。
但积极沟通并不等于纵容,将赛事规范化也是用心的体现。首届BGBC时,由于规则不完善以及缺乏必要经验,赛场上也曾出线过暴力事件。但到了第二届BGBC,随着规则不断的完善,以及组委会和球队共同的努力,比赛变得越来越纯粹。
决赛之夜,当0比2落后的21世纪国际学校扳回一球时,双方因师大二附没有及时开球而产生了龃龉。当值裁判毫不手软,立刻向挑衅的21世纪国际学校一方出示了黄牌。
筹备会议
让人没想到的是,比赛结束后错失冠军的21世纪学校在感谢了观众和裁判后,集体向冠军球队师大二附鞠躬大声喊道:“感谢对手!”对方也礼貌回礼。“我们一直就是这样,场上的是场上,不会带到场下来。”赵天壹说。
作为颁奖嘉宾来到现场的北京中赫国安队体能教练薛申,对此大为感叹。“虽然我对成人业余比赛不是很了解,但我感觉他们做不到这些孩子这样。甚至职业球员们,也应该学习这些高中生。这是特别好的东西,这么纯粹的足球。”薛申说。
明年即将奔赴日本留学的刘一鹤,今年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不过她表示即使身在海外依然会为这项赛事尽一份力。而学通社作为第二届BGBC最大的支持者,也有意将这项非官方赛事做大做强。“我们也没有想到BGBC办了两届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帮孩子做得真的很用心。虽然高中生的比赛不可能产生什么足球苗子,但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不应该那么功利。再说如果比赛继续办下去,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有可能下探到初中组、小学组,到时候一样能培养和发现足球人才。”学通社指导老师栾轲说。
参赛球队
“离开了赛场之后,我们就是我们,足球就是足球。输赢这些东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呢,就是我们在球场上遇到的这些人,遇到的这些事。我们的笑,我们流过的泪,这些才是比赛的意义,这也是足球的意义。”第二届BGBC决赛前夜,刘一鹤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小编评论:
别冷落任何一个想踢球的孩子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5000多所基础上,至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中央政策的引导下,这两年我国校园足球较之以往蓬勃发展,踢球的孩子也确实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提出足球特色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足球特色校的发展也有目共睹,这些特色校不但体育课上踢球的孩子多了,而且学校之间的比赛也曾几何数增加。但是那些普通学校的孩子们,也同样拥有着对足球的热爱,和对施展自己足球技艺平台的需要,各年龄段中尤其高中生对参加足球比赛的需要最为迫切。在中国的足球环境中,高中生可能是最被忽略的一个群体。他们背负着极大的学业压力,需要宣泄的出口。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又正值青春期,刚刚萌发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团队荣誉感,还有着永远挥霍不完的荷尔蒙。只有足球这类高对抗的体育运动,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因此足球教育不能只盯在有潜力、天赋高的孩子身上,仅有精英教育是不够的,只有让更多非足球特长的普通孩子也能同样体验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比赛带给他们的激情与成长。要让想踢球的孩子有球可踢,让我们的塔基建设的更牢固,才是我们发展青训的意义。
来源:懂球帝
编辑:段然
青少年运动
www.js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