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

李嘉诚:我今年 90 了,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7-05-02

李嘉诚:我今年 90 了,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李嘉诚预测中国楼市,香港人为什么恨李嘉诚,2015李嘉诚资产多少亿,李嘉诚对马云的评价,李嘉诚跟香港黑帮关系

华人首富李嘉诚,出生于 1928 年,今年 89 岁。当记者问到李嘉诚的退休计划时,他这样说道:" 我已做好退休准备,但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我每天都乐于为股东或基金会付出时间和精力,数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请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奋 " 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在践行的真理。然而更多的人则把成功寄托于 " 勤奋 " 之外的偶然性。

对于此,李嘉诚认为:" 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的。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李嘉诚:我今年 90 了,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

  1、今日事今日毕,拖延是恶习!

我有晚上在办公室加班的习惯,因为白天应酬太多,有个员工也跟我一样,晚上经常出现在公司办公室里。我就跟他说:" 不要太晚,注意休息。" 他说:" 今天还有工作没完成,做完就休息。"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他走了,可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我过去问他,他说在路上突然想起电脑系统的一个数据弄错了,所以马上回来,改了再回家。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后来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门,我让他做了部门经理。因为工作交给他,不会耽误在他手里,我放心。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副总。——摘自《李嘉诚自传》

李嘉诚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因为多年来他坚持 " 今日事今日毕 "。

他的世界里没有拖延,在他看来,每一个向往未来的人都要做到 " 今日事,今日毕 "。不论是谁,管理者也好,员工也罢,只要有了拖延这样的恶习,那么他的进取心就一定会逐渐减少,最终丧失。每个人在快要取得成绩的时候,往往因为一个懒惰的念头而放弃了一秒钟,而这一秒钟就是最大的错过。

李嘉诚在管理企业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时效性,一个管理者是没有能力去承担拖延带来的损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能及时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对于他来说,拖延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财富和荣誉。

2、快 10 分钟的表:用勤奋占尽先机!

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须有决定或答复。假如下午发生的事非常复杂,则必须 24 小时内答复,我的手表总拨快 10 分钟以便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摘自《李嘉诚自传》

将手表调快 10 分钟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在商场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都是勤劳的、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每天提前 10 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 10 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 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当有 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 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这个 " 先机 " 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李嘉诚的勤奋习惯是年少时在茶楼养成的,这也为李嘉诚今后取得的商业成就铺垫了基础。广东人习惯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门。故茶楼规定必须在早上 5 时开始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为此,李嘉诚的闹钟总是调快 10 分钟响铃,这样,每天他都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随时走在别人的前面。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李嘉诚将 " 抢先 " 视为经商的头号要诀。

当塑胶花厂办起来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琢磨,如何让这家厂子办得红红火火,如何成为塑胶业的佼佼者?

为此,李嘉诚主动向行业的专家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并且亲自学习先进技术。当得知生产塑胶花的公司缺勤杂工的时候,李嘉诚随即到这家公司报名,从勤杂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制造工艺,十分虔诚地向工友请教有关技术。这样,李嘉诚很快便掌握了塑胶花的技术。正是这种勤奋,让李嘉诚最终成为了一代 " 花王 ",也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创业之初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于信息寡劣,几乎是谁勤奋谁就有可能捡个金元宝。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嘉诚将 " 塑料花 " 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奋虽说不再是创业营商的唯一因素,但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李嘉诚:我今年 90 了,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

  3、向成功开拔:表面要谦虚,内心要骄傲

" 取得成就 " 和 " 真正成功 " 有着天渊之别。要做一个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拥有专长、技能、学历、人际网络或经验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你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看世界的角度。——摘自《活出你的故事》

1946 年,在塑胶厂销售业绩蒸蒸日上的势头下,18 岁的李嘉诚便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之处。李嘉诚是勤奋的,他并不曾因为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而放弃学习,而是一点一滴地渗透销售的本质。他每日除了处理好总经理应该做的事情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工作,实验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很值得一提: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带,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性格倔犟的李嘉诚并没有吭声,而是自己暗地里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不想,事后伤口发炎,很是严重。他这才到诊所去看医生,幸好没有落下后遗症。

据说,许多年后这件事被一位记者知道了,这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幽默地说:" 您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 李嘉诚微笑道:" 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就这样,李嘉诚以自己的勤奋和聪颖,很快就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各个环节的好处就是:庞大的销售网络被李嘉诚缜密地建立起来了。销售及生产势头开始因为协调连贯而变得日臻完善。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佼佼者。20 岁出头的他,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面对这样的业绩,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 " 满足 " 两个字。这一次,他决定离开。关于离开,他并没有特别挣扎,他已经对自己充满信心了。

当李嘉诚说出辞职的话时,我们很难想象老板的态度。不过,老板终究是智慧的,他并没有指责李嘉诚 " 羽毛丰满,不记栽培器重之恩 ",而是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这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谦虚的态度、骄傲的内心,勤奋的工作,这三点是新时代企业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在现实历练中经得起检验的成功法宝。

  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成就!

  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绝对不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国男足世界排名上升两位至第90位

    中国男足世界排名上升两位至第90位

  • 热闻|一秒地狱一秒天堂!89分钟巴林绝杀被吹,90分钟张玉宁反绝杀!国足1-0巴林队升至小组第四

    热闻|一秒地狱一秒天堂!89分钟巴林绝杀被吹,90分钟张玉宁反绝杀!

  • 热闻|泰山队3-1中央海岸水手取得亚冠开门红,90万美元赢球奖金收囊中!

    热闻|泰山队3-1中央海岸水手取得亚冠开门红,90万美元赢球奖金收囊中

  • 体坛午爆|C罗达生涯900球里程碑,世预赛国足小组排名垫底

    体坛午爆|C罗达生涯900球里程碑,世预赛国足小组排名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