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危,气息奄奄。临终前,他紧紧抓住陈平的手吩咐道:“你和周勃马上出发,将樊哙斩杀,取回他的首级给我!”陈平哭着领旨,说:“诺”。谁知,刚出门,他就变卦了......
听完刘邦的嘱托后,陈平回去的一路都在想自己怎么会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刘邦让陈平去杀樊哙,这不等于是让陈平背上谋害功臣黑锅吗?
刘邦之所以想杀了樊哙,是因为刘邦听别人说吕后和樊哙两人有私情,想要在刘邦死后谋取权位。这下刘邦就慌了,于是在临死前嘱托陈平杀了樊哙。
陈平想了想,樊哙不仅帮刘邦一起打天下,还立下无数次战功。更何况,这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夫。吕后的心狠手辣是人尽皆知的,若是陈平贸然杀了樊哙,只怕陈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怎么葬送在吕后手里的。
陈平想到这儿就不禁打起个哆嗦,思来想去,心生一计。
去抓樊哙的路上,陈平悄悄地对周勃说:“皇上让我们俩去杀樊哙这个事,我觉得不妥,一不小心我们两个还会丢了自己的小命儿!”
周勃摸不着头脑,这不是皇上的口谕吗?陈平这家伙难道还想抗旨不尊?
陈平看到周勃疑惑之际,紧接着说:“你想想,樊哙是什么人?是皇上之前最得意的臣子,也是皇上旧时的好友,更何况他还是吕后的妹夫。皇上现在听了闲言碎语发怒了让我们去杀他,那若是之后他气消了,自己又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只能等着受罚。”
周勃一听,觉得有道理,便问陈平有何计谋。
陈平说:“我们在抓到樊哙后,不杀她,直接将他带回去让皇上处置,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
周勃同意了陈平的计划。
陈平和周勃来到前线后,抓了樊哙。周勃就代替樊哙在前线领兵打仗,陈平就押着樊哙回长安。
走在回长安的路上,陈平就收到了刘邦驾崩的消息。
陈平到了荥阳不一会儿,就碰到吕后的人来招自己回去。于是陈平快马加鞭地赶回长安,一下马就直奔皇宫。见到刘邦的棺木,放声痛哭,泣不成声。
站在旁边的吕后都被陈平的哭声可震住了,觉得自己都没他哭得厉害。
陈平一边哭一边对着刘邦的棺材说:“皇上啊,我捉到樊哙想带回来给您处置,却没想到你走得这么急。”陈平一边哭一边抹眼泪,他假装对刘邦的棺材说,其实是说给吕后听的。
吕后听到陈平说他并没有杀樊哙,只是将樊哙押回长安,顿时心中一喜,就急忙跑过去安慰他,让他不要难过。
陈平知道自己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也长舒一口气。不久之后吕后便给陈平升了官。
陈平这一计谋果然令人叹服,押回樊哙给刘邦自己处置,就免去了责任,给自己留了后路,这不正是拥有大智慧的表现吗?
这个历史故事出自于《智囊全集》的上智部。
面对陈平当时所处的局势,一般人很难有陈平那样有智慧与稳重,即便心中有想法也不会像陈平那样处理得妥当。
正所谓有勇无谋便只能是一介莽夫,也正是在有智慧有计谋的陈平的帮助下,周勃才能化险为夷。
因为陈平的大智慧,樊哙免于一死,陈平自己也逃过一劫。面对困难,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