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复活4500年前制陶技艺 江西窑主冀让“黑陶”走向世界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4-12-28

中新社江西靖安12月27日电 题:复活4500年前制陶技艺 江西窑主冀让“黑陶”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姜涛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在位于赣北地区靖安县乡间的靖窑展厅,进门左手边最醒目的展品就是由窑主伍映方成功用古法复制的一件蛋壳黑陶觚。

  中新社江西靖安12月27日电 题:复活4500年前制陶技艺 江西窑主冀让“黑陶”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姜涛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在位于赣北地区靖安县乡间的靖窑展厅,进门左手边最醒目的展品就是由窑主伍映方成功用古法复制的一件蛋壳黑陶觚。

  蛋壳黑陶觚2011年出土于江西靖安老虎墩遗址,距今约4500年历史,其最薄处仅0.4毫米,古人是如何烧制出来的?伍映方又是如何用古法复制?中新社记者近日实地探访这座以生产黑陶和黑釉瓷为主的瓷窑。

复活4500年前制陶技艺 江西窑主冀让“黑陶”走向世界 2024年5月,航拍位于赣北乡村的靖窑。(靖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驱车从江西靖安县城一路向南,沿蜿蜒曲折的乡道行驶半个小时,一排传统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房屋上一个大大的烟囱造型上,写着“靖窑”两字。

  20世纪90年代,伍映方父亲作为技术人才被引进到靖安香田陶瓷厂,全家也从湖南搬到靖安,随后成为一名陶瓷工人,开启他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我从业经历的第一个十年是跟着父亲学,把传统制瓷技艺的几十道工序学了一遍。”第二个十年,充满好奇心的伍映方到处游历,德州黑陶,景德镇釉上彩、釉下彩,宜兴紫砂壶等国内不同陶瓷品类有关的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四处游学让伍映方眼花缭乱,一时有些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们靖安发掘了老虎墩遗址,当时就发现了这个蛋壳黑陶。”

  机缘巧合下,伍映方接下重任,开启了自己事业的第三个阶段——探寻古法黑陶制作技艺的密码。“那些年是真正跟古人对话,从一些古代黑陶瓷片去寻找信号,刚开始实验也是一次次失败,后来我通过倒推做减法,把化学原料一步步去掉,全部用本土天然材料,最终破题。”

  2014年5月,伍映方成功破解薄胎蛋壳古法黑陶柴烧技艺,完整复制出厚度在0.3毫米左右的蛋壳黑陶觚,使断代数千年的宝贵技艺重现于世。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近些年的探索让我对这两句话理解深刻,在研究陶瓷未来产业这一块,我们应该在大自然中去下功夫。”伍映方告诉记者,对蛋壳黑陶的研究突破,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大自然敬畏的结果。

2024年10月,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外国留学生研学团到靖窑体验拉坯等陶瓷技艺。(受访者供图)

  如今,声名远播的靖窑也成了江西中小学研学和高校留学生文化交流的基地,伍映方经常接待慕名来此参访的海外游客。“这种文化交流是潜移默化的,他们亲身来看并上手感受这个蛋壳一样薄的黑陶,再去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会更生动。”

  陶瓷为什么组合成一个词?伍映方称,它们是一种密不可分、接续发展的关系。“中国从宋代开始是青白瓷的天下,到后来景德镇四大名瓷还是以白胎为主,而让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黑色系陶瓷越来越被大众所了解并走向世界,是我努力坚守的一个长远愿景。”(完)

【编辑:刘阳禾】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蛋雕非遗传承人刘玉芝:期待作品再出国门

    蛋雕非遗传承人刘玉芝:期待作品再出国门

  • 兰州韭黄迎来开镰丰收:稻草覆盖 “古法”种植

    兰州韭黄迎来开镰丰收:稻草覆盖 “古法”种植

  • 何以中国 | 在黑陶邢文化博物馆触摸黑陶文化新脉动

    何以中国 | 在黑陶邢文化博物馆触摸黑陶文化新脉动

  • 山东手造丨日照黑陶:幻化五彩斑斓的黑

    山东手造丨日照黑陶:幻化五彩斑斓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