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澳门回归25周年)澳门青年周子沛的三座“桥”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4-12-18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澳门青年周子沛的三座“桥” 作者 卢诗纯 朱贺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周子沛刚满一岁。他在家人的回忆中拼凑出那日场景: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涌上街头、走向关闸,挥动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欢迎解放军进驻。小学时,周子沛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澳门青年周子沛的三座“桥”

  作者 卢诗纯 朱贺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周子沛刚满一岁。他在家人的回忆中拼凑出那日场景: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涌上街头、走向关闸,挥动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欢迎解放军进驻。小学时,周子沛对周遭事物建立起认知,街上游客肉眼可见变多,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感触最深的,是澳门自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的十五年免费教育,“让澳门每个人都读得起书”。

  身处其中、获益良多,这位26岁的青年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很有与家乡共成长的感觉”。回顾成长经历,他认为有三座“桥”联通了自己、家乡与内地,也连接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座“桥”是今年6月30日正式开通的深中通道。

  中学时,周子沛就对建筑工程产生浓厚兴趣,也对内地领先全球的基础设施建造水平产生向往,硕士阶段便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深造。他所在的课题组主要由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造诣深厚的聂建国院士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深中通道等重点工程。作为团队中唯一的澳门学生,周子沛对这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造的超级工程有天然的亲近,入学不久便确定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探索将新技术推广至大湾区其他工程的可能性。

  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钢壳混凝土海底沉管隧道,周子沛说,“这种技术可应用于纵横交错的复杂水域,事实证明其经济效益和安全系数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身边高手如云,我不敢‘躺平’。”周子沛感慨,清华三年,他最常待的地方是研究室;科研攻关的紧要时期,每天更有十几小时扑在研究上,一年多完成了近100个全尺寸试件的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课题组老师在学术领域成就颇高,相处起来却非常平易近人;不同于紧张的课业压力,同学间的氛围也十分融洽。“在这里,我们都能做到想做的研究、学到想学的东西,而且是为了国家发展而努力。这是清华园为我带来的最棒的体验”。

  今年6月毕业后,周子沛回到澳门一家企业从事城建相关工作,以助理土木工程师的身份参与澳门轻轨东线的建设项目。这条去年正式动工、将连接新城A区和E区的隧道,是与周子沛有关的第二座“桥”,联通了其专业所学与家乡建设。建成后,澳门的轨道交通将贯通机场、口岸等,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周子沛为能加入家乡的重点建设项目感到幸运,觉得“在内地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架设轨道外,他还主要参与了澳门一处分区的详细规划项目。这项与万家灯火相关的工作令他倍感踏实,恰也回应了他当初一头扎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初衷——让身边的人住得更安全、更舒适,回到家能有安心的感觉。

  “澳门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各种文化都能在此得到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周子沛自然而然架起了第三座“桥”——与世界沟通的桥。

图为澳门青年周子沛(右起第三位)与同学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相关活动。(受访者供图)

  内地读书时,周子沛作为主要联合发起人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中国-东盟协会”。成立不到两年,协会就吸引了600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清华学生加入。2023年,他带领清华青年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相关活动,协助筹办了“青年创新共享绿色未来”边会,成功邀请来自15个国家的青年团体和来自10个国际组织的特邀专家参与圆桌讨论。

  “桥梁的意义在于联通各方,促进彼此了解,从而加深理解。”周子沛说,期待更多澳门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向世界讲好“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故事。(完)

【编辑:陈海峰】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万名国内外跑者参加2024黄埔马拉松赛

    2万名国内外跑者参加2024黄埔马拉松赛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小螺栓大作为 探访我国第一座跨黄河铁路钢珩拱桥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小螺栓大作为 探访我国第一座跨黄河铁路钢珩拱桥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大桥首节钢箱梁吊装完成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大桥首节钢箱梁吊装完成

  • 东西问丨张彩欣:一所百年博物院,如何架起中法人文交流之桥?

    东西问丨张彩欣:一所百年博物院,如何架起中法人文交流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