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两岸清华师生在梅园共同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4-12-05

中新社台北12月4日电 (记者 路梅)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4日前往新竹清华大学交流参访,两岸清华师生还共赴新竹清华校园内的梅园,拜谒、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今天,一进新竹清华的校门我就知道自己是回家了,体会到了‘人间团聚乐,身外总云轻’的激动和欣

  中新社台北12月4日电 (记者 路梅)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4日前往新竹清华大学交流参访,两岸清华师生还共赴新竹清华校园内的梅园,拜谒、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今天,一进新竹清华的校门我就知道自己是回家了,体会到了‘人间团聚乐,身外总云轻’的激动和欣喜。全体清华人是一家,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行动,是事实。”大陆师生团团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邱勇致辞时细数两校渊源,并指出“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两岸清华有着天然的骨肉亲情,还有共同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他一生为清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刻影响了两岸清华的治学理念和育人传统。

两岸清华师生在梅园共同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12月4日上午,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到新竹清华大学参访交流。图为北京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邱勇(右)和新竹清华大学资深副校长戴念华(左)。(马英九文教基金会供图)

  梅贻琦1931年至1948年在北京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到台湾后,又筹建了新竹清华大学并于1955年至1962年担任校长,被广大清华学子尊称为“永远的校长”。1962年,梅贻琦在台湾病逝,安葬于新竹清华校园内的山坡上,墓园以其姓氏命名为“梅园”,栽种了200多株梅树,每年岁末花季梅花盛放,成为台湾著名的赏梅胜地,民众到此赏花亦追念梅校长。

  大陆师生来到新竹清华大学后,两岸清华师生专门前往梅园拜谒。

  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贺陈弘表示,梅校长有名言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坚持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传统,塑造了清华大学以学者与学术为尊的校风。清华校歌里唱到的“行健不息须自强”“学问笃实生光辉”是清华非常重要的传统。“今天两岸清华同学一起来看梅校长,梅校长一定很高兴。”

两岸清华师生在梅园共同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12月4日上午,两岸清华师生共同到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梅贻琦墓园拜谒。中新社记者 路梅 摄

  沿梅园的山路拾级而上,两侧林木苍苍。北京清华大学学生李广普不由得想起梅校长的君子人格、道德文章和谆谆教诲。他说,“斯人已逝,言犹在耳,梅校长的教育理念影响清华至今,也为我们青年学生为学、为人、做事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北京清华大学与新竹清华大学是两岸血脉相连的兄弟院校。”北京清华大学学生沈亮说,此次与新竹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深入交流,并交换纪念品,“我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亲身感受到了梅贻琦先生当年在新竹辛勤建设校园的艰辛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梅贻琦先生的教育理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两岸清华大学的血脉之中。”

12月4日,两岸学子在新竹清华大学交流学习与生活话题。(马英九文教基金会供图)

  “两岸清华有着兄弟般的情谊,理应走在两岸高校交流的最前列,在更开放的环境里让两岸清华人,尤其是两岸青年,有更好的发展。”邱勇表示,诚挚邀请台湾各高校师生到大陆,领略壮美山河、感悟人文风物、结交同心伙伴,让两岸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完)

【编辑:胡寒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召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召开

  • 大陆高校师生团抵达台湾

    大陆高校师生团抵达台湾

  • 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2024秋季赛开跑

    德文厦门工学院马拉松2024秋季赛开跑

  • 这位清华厨师的画,被外交部永久收藏

    这位清华厨师的画,被外交部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