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小震增多? 专家最新研判→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3-02-15

为研究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的)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于2018年开始在四川、云南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王暾介绍,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在中国侨联、四川侨联的帮助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帮助尼泊尔建设了地震预警网。

  土耳其近日先后发生两次7.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篇题为“国家地震局核心论文显示:土叙地震可能致中国3年内发生7-8级强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还有网友好奇最近中国的小地震,是否因为土耳其地震所导致?

  对此,小新采访了专家,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回应吧!

  专家:土耳其地震不会引起中国发生强震

  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土耳其距离中国数千公里,地震导致的土耳其震中附近的位移在10米左右,引起中国所在地的应变很小。“从应力与烈度上分析,土耳其地震不会引起中国发生强震。”王暾说。

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小震增多? 专家最新研判→ 王暾介绍相关情况。车小熙 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运生表示,全球强震活跃间隔大致以百年为尺度单位。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地球曾进入过一个强震灾害相对高发期,相继发生一系列大震及特大地震,伤亡惨重。而从2001年开始,从全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异常表现来看,地球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强震灾害高发期。

  “地球上的板块主要由软流圈对流来驱使板块间相对运动,活跃期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速率加快,火山活动频度及规模增加。”王运生表示,火山异常象征着地幔活动进入相对活跃期,加速了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汇聚,使强震趋于活跃。

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小震增多? 专家最新研判→ 土耳其地震群的主要震中及其相关的构造环境。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供图

  在王运生看来,从概率上讲全球今后一段时间发生强震的概率会增加,中国发生强震的概率也可能会增加。中国大多数地震为板(欧亚板块)内地震,历史上7.0级至8.0级地震大多位于青藏高原周缘,而东部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的概率极低。土耳其这次7.8级大地震发生在板块结合带,中国强震频度远低于土耳其地震带,也就是说土耳其地震与中国未来几年是否发生强震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小震增多? 专家最新研判→ 王运生接受采访。安源 摄

  土耳其地震后中国小地震增多了吗?

  土耳其地震后,2月9日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0级地震,2月10日西藏那曲市比如县发生3.0级地震,2月11日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发生4.3级地震,2月12日北京房山区发生2.8级地震,2月13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1级地震,2月14日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4.3级地震。

  土耳其地震后中国小地震增多了吗?王暾表示,互联网上之所以有网友认为过去一周以来中国小地震增多,实际上是因为土耳其地震让大家更关注地震。广东河源市、西藏那曲市、北京市、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青海海西州茫崖市本身就位于地震带,几乎每年都会发生3.0级左右地震。

  人类离临震预报还有多远?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关于临震预报的谣言不是近期才有,甚至汶川特大地震前就有了,但其实这些预报往往没有科学依据。”王暾表示。

  王运生同样指出,临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任何“某时某地发生某级别地震”的推论,从科学角度来说都是“不靠谱”的。

  研究表明,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地震震源深度几乎都小于20千米,例如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九寨沟地震。为研究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的)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于2018年开始在四川、云南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

  川滇地下云图网拟在四川、云南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通过采集破坏性地震的案例和数据,在分析生成地下云图后,探索预报地震。目前川滇地下云图网一期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计划于今年开始试运营。

  王暾期待未来五到十年,通过科技进步,能提前3小时到3周左右的时间,知道某个地方地震概率显著增加。“但是如果说在确定的时间、地点知道确定震级的地震,目前还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防灾减灾持续向前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为唤醒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设立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如今敬畏自然,科学防灾减灾已深入人心。

  “通过广泛宣传,中国民众防震意识比以前大幅度提高,四川的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地震应急演练。”王运生介绍,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对高烈度区建筑抗震设计更加严格,尤其是高烈度地区城市建筑,新标准要求建筑物要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王运生指出,一个城市最怕的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即城市处于发震断裂上方,地震时城市位于震中及极震区范围内。“人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震时地表破裂带上任何钢筋混凝土都显得苍白无力。”王运生表示,现在中国城镇规划在查清楚城市活动断层准确定位后,会通过在断层带上建设公共绿地等措施避开活断层错断灾害。

  除了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中国地震科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相关部门合作,从无到有建立起覆盖2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73次破坏性地震,包括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2022年泸定地震等。

土耳其地震或致中国小震增多? 专家最新研判→ “四川智造”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供图

  “中国地震预警网是全球覆盖面积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现在中国有8亿部(台)手机、电视都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王暾介绍,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在中国侨联、四川侨联的帮助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帮助尼泊尔建设了地震预警网。2019年,该所又与印尼气象部门合作,在印尼部分区域建设了地震预警网。上周,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的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随四川蓝天救援队出发,投入土耳其地震救援。

蓝天救援队队员将救援装备进行托运。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供图

  (贺劭清 祝欢)

【编辑:苏亦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四川汶川羌人谷滑雪场“开板”迎客

    四川汶川羌人谷滑雪场“开板”迎客

  • 四川汶川:满山樱花树红叶惹人醉

    四川汶川:满山樱花树红叶惹人醉

  • 中外专家走进四川北川 探讨地震遗址“保护之道”

    中外专家走进四川北川 探讨地震遗址“保护之道”

  • 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

    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