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0年,唐玄宗将杨贵妃逐出宫外,酷吏吉温趁机对玄宗说:“妇人见识浅薄,忤逆圣意,但贵妃久承圣恩,要杀要辱都不能在宫外进行。”
这番狠话是杨国忠托吉温对皇帝的进言,实则是正话反说,为的是激起唐玄宗的怜香惜玉之情,一番话果然触动了他的情丝,玄宗怜惜贵妃,就让宦官送去御食安慰。
杨贵妃见皇帝夫君已然愿谅自己的任性,可怜兮兮剪下一束青丝,请宦官带给夫君。唐玄宗见贵妃青丝,又是爱怜又是痛惜,赶紧让大太监高力士接回贵妃。
贵妃见到君王,拜伏在地,梨花带雨般请求玄宗愿谅,玄宗暖言相慰,早把贵妃忤逆自己的事抛到九宵云外,两人相比之前,更加如胶似漆。
其实这并不是杨贵妃第一次被玄宗逐出宫庭,史料记载,贵妃娘娘先后有两次因忤旨被逐出宫。这要是一般妃嫔被逐,一定是下场凄凉。但杨贵妃居然可以两次被逐,两次重回皇宫,不能说是光靠美色。
贵妃娘娘之所以能绝处逢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关键在于她是唐玄宗难得的红粉知己,她了解君王的烦恼和需求,能用温柔体贴来化解他的烦恼,分担他的心事。
此外杨贵妃还是妥妥的文艺女青年一枚,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同时她还不是个唯命是从、唯唯诺诺的女子,她有自己的小脾气,敢于顶撞、漠视皇帝夫君。一把年纪的唐玄宗既爱她这点,又恼她这点。
高高在上的皇帝视她为“解语花”,有年八月,太液池中的千朵白莲花竟相怒放。唐玄宗邀请皇亲贵戚们一起吃喝腐败,共赏莲花。
赴宴者纷纷附和赞美莲花,唐玄宗却手指杨贵妃,一语惊人地说:“莲花虽美,怎如我这解语花!”众人心领神会,搜肠刮肚,用尽溢美之辞,把贵妃娘娘夸的“此人只应天上有”。
可见在唐玄宗心中,这朵“解语花”不仅为他解了无数心结,还使他获得了平凡的人生乐趣。只是恩宠太盛,在后人看来就是杨贵妃红颜薄命、香消玉殒的催命符。
她以女色占尽君王恩宠,把满门老小带进了富贵乡,他的堂兄杨国忠成为百官之首的宰相,然而杨国忠却是德不配位的“草包”。穷奢极欲,专权弄权,直接把包藏祸心的安禄山逼反了。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在河北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先丢洛阳,后失潼关,马嵬坡前,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禁军哗变,把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宰相杨国忠剁成肉泥。
剁了杨国忠后“六军不发”,哗变的军士害怕日后贵妃娘娘为兄报仇,一不做二不休,为免夜长梦多,禁军逼迫玄宗下旨,赐死杨贵妃。
处在绝路的唐玄宗,不得不以牺牲贵妃,来保全自己。唐玄宗忍痛发出了赐死令,杨贵妃走出厅门,悲咽地请高力士帮助她自裁。
她泪流满面的同君王诀别,随后高力士将她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时年38岁。万千宠爱终归三尺白绫,可怜的杨贵妃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今天陕西咸阳兴平的马嵬坡,有一座古墓,传说那就是杨贵妃墓。也不知从哪朝起,当地开始传言贵妃墓的封土有美容养颜,去黑斑的功效,并且香气怡人。
于是每日前来取土美颜的女子络绎不绝,外地游人前来瞻仰,也不忘抓一把土带回去送人,墓冢上的土坷垃还得了个雍容华贵的名字“贵妃粉”。
这或许是后人对这位贵妃娘娘的同情,绝色美人香消玉殒,可香魂不散,幽怨袅袅,诸多是非,关于她的故事演义更是纷纷扰扰,不可断绝。
她是一个温婉如玉、才情荡漾的人,她的生命历程非常简单,除却“先嫁子后事父”的伦理尴尬外,她短暂的一生几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宠坏的女人,她用美貌和才情,梦想把君王当成自己的平等情侣,最后换来的终是君王的薄情!
她死得悲凉,却成了为统治者开脱,儒家卫道士笔下的“红颜祸水”。